为深化国际学生知华实践教育,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上海市崇明区文旅局、三民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及上海市旅游协会,共同探寻"感知上海发展·共筑文化桥梁"特色知华实践活动。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颖洁及30名本硕博各级国际学生,受邀参加了第十四届崇明区"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深度体验之旅。
part1 实践基地赋能知华教育
活动期间,李颖洁院长代表学院与崇明三民文化艺术中心签署《国际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标志着聚焦推广民俗文化的国际学生实践平台双方合作再深入。该基地将系统整合崇明生态岛文化资源,通过开展民俗文化实践教学活动、语言实践工作坊、非遗技艺研习、民俗课题调研等形式,构建"沉浸式学习-课题制实践-创新性传播"的全链条育人体系,为国际学生感知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开辟新窗口。
part2 文化之声唱响国际共鸣
开幕式上,上海大学国际学生海翼合唱团倾情演绎经典歌曲《明天会更好》。身穿“上海大学SHU“文化衫的国际学生们用清澈的嗓音传递对和谐世界的期许,歌词中"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引发全场共鸣。这场跨越国界的音乐对话,不仅展现多元文化共融之美,更以艺术形式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
part3 非遗盛宴点燃文化热情
本届文化旅游节以"金蛇送福·万象更新"为主题,精心打造了多项特色活动,如龙狮共舞、上海花样剪纸和撑腰糕的传统食俗演绎等。国际学生们穿梭于非遗展演区,在崇明扁担戏的诙谐木偶戏中开怀大笑,于土布织机前惊叹经纬交织的匠心;花雕婚床的精湛榫卯工艺、木雕作品的灵动刀工,令参观者频频驻足。民间游戏体验区里,投壶竞技的欢呼声与打年糕的糯香交织,学生们在亲身体验民俗文化过程中,品味着"舌尖上的中国智慧"。来自巴基斯坦的在读博士AKBAR HUSSAIN 感叹:“The Festival was an amazing experience! I was thrilled to see CHINESE culture represented so beautifully, 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 music and the colorful display of our handicrafts. It was such a refreshing experienc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local snacks were amazing—I especially loved the sticky rice dumplings. It was a great way to relax and bond with classmates while exploring the rich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region. Definitely a memorable addition to 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experiences!”
part4 以文载道深化育人内涵
本次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生动诠释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深刻内涵。国际学生们通过零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增进了对上海城乡发展脉络的理解,更在匠人精神的当代传承中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正如参与活动的越南学生NGUYEN THI THAO VI所言:“能参加这次‘二月二龙抬头’第十四届文化旅游节,我深感此行不虚。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舞龙舞狮表演气势十足,表演者们步伐矫健,将龙与狮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真切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让我在欢乐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传统习俗的认知与热爱。我满心期待着下一次还能参与这样精彩的活动,继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双轨模式,通过打造更多元的文化对话平台,助力国际学生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