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在上外实现了从i人到e人的转变


创建时间:2024-03-27

初次见到周瑜,一双深邃的眼睛里无不流淌着温暖和坚定。这位在上外求学了8年之久的上外老人,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周瑜和他的“三国”

周瑜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位苏丹博士的嘴角上扬,难以掩饰自己对母校苏丹喀土穆大学的热爱。这是一所极负盛名的学府,2010年,周瑜在文学院开启了他的中文之路,他的汉语老师给他起名为周瑜,希望他能够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周瑜一样善于谋略。

临近本科毕业时,喀土穆大学开设了孔子学院,周瑜时常和中国外教探讨自己的想法,他的梦想是去中国读翻译。一年后,孔子学院的院长告诉他,机会来了!由中国外交部和教育部合作设立的“中阿汉语翻译联合培养项目”正在报名,上海外国语大学是该项目的唯一承办院校。周瑜早就听说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中国翻译领域的殿堂。幸运的是,周瑜成功申请上了该项目,如愿进入了高级翻译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分别进行为期一年的中阿口译和汉语进修学习。阿盟项目结束后,他申请了阿拉伯语口译专业的研究生,被顺利录取。毕业后,他又通过了国际政治专业博士项目的考核,开始博士阶段的学习,今年是他的博士第四年。从中文到口译,从口译到国际政治,一口气攻下三个专业,除了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之外,他周围的环境又是如何引领他往前走的呢?

一个i人到e人的转变

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刚到中国留学时,“开口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已经在本科阶段学了4年汉语,但是用汉语表达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周瑜笑着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窘境,例如因为不会使用筷子,他不敢点面条;他性格内向,和别人一起吃饭时不好意思开口要勺子。

内向的另一面便是可靠。留学生办公室的老师这样形容他,“周瑜为人沉稳,交代他的事都能很出色地完成。”那是周瑜在留学生办公室当学生助管期间老师们对他的普遍评价。这也是他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的开始。来到了留学生办公室,他才明白留办老师的忙碌和操劳,也渐渐领会留学生群体在理解上的一些盲区。

可靠的个性特点,为周瑜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在第四期中阿汉语翻译联合培养项目开班仪式上,周瑜作为往期学员代表,与新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在上外学习阿拉伯口译的收获与感想。在上海暑期学校(3S-中东国家线上项目开营之际,他在网上与学员们见面交流,介绍了他在上外的学习经历,阐释语言学习与文化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做中外友谊沟通的桥梁。

几年的留学生活在周瑜身上沉淀了自信和朝气,使得他在一些特殊时刻总能积极地应对。在研究生学业的最后一年,爆发了疫情。“当时身边的同学们都离开了,我决定留下来。我知道我在哪里,我也知道要保护一个14亿百姓的政府所做的决策一定是有道理的。他主动请缨,和其他几名留学生组建了志愿者小队,组织核酸、抗原检测、配送午晚餐等等,在各项工作中无私奉献,为其他留学生提供便利,送去温暖。

对于周瑜的变化,妻子王倩最有发言权了。他们俩是大学同学,王倩笑着说道:在大学的时候,他很内向,话也不多。来了中国留学以后,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他能搞定很多事情,很多人都认识他,他也认识很多人,好像中国才是他的家乡。

寻梦西索,向上而行

如果说求学是一场个人的战役,那么周瑜一定很擅长布局。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他在专业领域不断突破自我,砥砺前行;在博士阶段,他在一些学术场合崭露头角。

20216月,在上海青年学生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上,周瑜代表上外留学生,表示自己在上外求学的这几年,去了中国很多地方,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深入了解真实的中国、也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毕业后我计划回国进入国家外交部工作,以一名职业外交官的身份搭建起中苏交流的友好桥梁。我会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传播给更多人,为树立中国国际形象贡献力量!

202110月,他和其他两位留学生参加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的首届非洲留学生论坛。他发言作为在华非洲留学生,除了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在自己的领域为非中友谊做出自己的贡献外,还有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如何做非中友好的传承者,以及如何利用好在华留学这样难得的机会,将来为非中友谊贡献一份力量。

20238月,他在由21世纪报社、苏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Z世代公共外交交流会上,发表了自己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期望:首先,我们作为青年人要首先深入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把自己介绍给其他的青年朋友;第二,我们了解对方的时候,最好不要通过第三方或者有偏见的媒体去了解对方,而要通过国家的官方媒体和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去了解对方;第三点,我们作为留学生把自己的国家具有的资源和优势介绍给更多的中国朋友,同时我们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期间,无论是在哪个专业,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天天向上,这才是我们将来建设“一带一路”的最佳方式。”

不畏山海,未来可期

在中国求学的这几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这位苏丹学者收起了笑容,“是担心,担心联系不上家人。比起对家人的挂念,学业上的压力根本不算什么他的语气渐渐沉重,我的国家正在经历这些,有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想想我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是多么地舒适,而我的家人,我可以拿什么回报我的父母呢?一旁的妻子安慰道:感谢上外,去年我被高翻学院录取为中阿口译的研究生,我们俩结束了异地。得知我被录取后,他(周瑜)一直在想办法弄签证,我们国家的签证中心关闭了,最后我是坐船到了沙特,从沙特办签证入境的。真的很感谢办公室,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

谈及未来的方向,周瑜提到,他希望能用自己在上外所学的去做一些真正的转变。他视中苏、中阿友谊为己任,无论是讲好中国故事,还是讲好苏丹故事,他始终身体力行地做沟通的桥梁。周瑜在上外的求学生涯即将告一段落,他通向世界的道路即将开始。我们相信,他的梦想必将在不啻微末中开花结果。



相关附件下载:



回到顶部/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