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海分区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7-18 来源: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7月7日

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

结构设计竞赛上海分区赛

正式开幕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007.jpg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138.jpg

开幕式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杨颉表示上海赛区不断拓宽平台宣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进多方协同、构建选优育才平台,聚焦国家战略、优化创新培养模式,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校企合作企业代表、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副总工马跃强谈到,企业重视与学校深度合作,打破壁垒,促进知识技术渗透,也坚信此次大赛将促进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海分区赛竞赛委员会主任阮欣教授指出本项竞赛的理念是“展示才华、提升能力、培养协作、享受过程、快乐竞赛”。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142.jpg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公共建筑与基础设施数字化运维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程斌教授以《结构形变“显微镜”——DIC光测力学及应用》为主题在开幕式上作精彩讲座。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146.jpg

来自上海市10所高校的20支队伍

齐聚中侨大学同台竞技

展开了紧张制作模型比赛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和层层选拔

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上海分区赛

于7月9日正式落下帷幕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149.jpg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152.jpg

闭幕式上,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霍佳震对此次竞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代表参赛选手对评委们公正、专业的评审和所有支持本次竞赛的单位、学校、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在为期三天的比赛时间里,参赛队伍团结协作,圆满完成自己的参赛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希望广大青年可以精湛地掌握一门技术,学校将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用活资源,加强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13.jpg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副处长马骏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竞赛聚焦“以赛促创、品牌培育”,实现了项目“质”“量”双提升,活动“效”“能”双促进。大赛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紧扣国之所需,覆盖土木、建筑等相关学科领域,将“创新引领、筑梦未来”的精神贯通整个比赛。预祝我市结构设计竞赛晋升队伍在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16.jpg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海分区赛专家委员会主任罗烈在致辞中表示,赛场上每一份作品都体现参赛选手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实现了以“创造、协作、实践”为宗旨的竞赛目标,践行了“展示才华、提升能力、培养协作、享受过程”的大赛理念。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21.jpg

上海弗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仕伦发言时表示,希望土木类院校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准确把握建筑行业的新变化、新态势、新需求,积极应对、主动适应,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为全市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24.jpg

专家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宋晓冰从竞赛的赛题特点、参赛选手的表现、评分评奖等三个方面,对本次竞赛作了详细的点评与总结。他表示,通过本次比赛可以考察学生对于复杂结构和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优化,以及计算机应用、实践动手、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多层次地展示上海市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水平,达到了对参赛选手训练的目的。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28.jpg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32.jpg

罗主任宣布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本届竞赛产生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优胜奖8项,突出贡献奖1项,并举行颁奖仪式。其中,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郑皓文队)荣获三等奖。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36.jpg

第八届上海市结构设计竞赛主办方上海杉达学院城市建设系主任李杰致辞。他对支持上海市结构设计竞赛的各单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上海杉达学院将学习历届上海市结构设计竞赛成功举办的经验,为上海市深化土建类专业改革,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41.jpg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44.jpg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同以及工程创新设计能力,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上海市各有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相互交流学习,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用、以赛促效”,提升实践教育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实质性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723130248.jpg

 

  • 返回首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