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职业,发现自己,启迪未来!7所职业院校在上海市科技馆开展16个职业体验项目
上周末,在上海科技馆中有7所院校开展了16个职业体验项目,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体悟榫卯结构精妙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的展台前,人头攒动,体验者络绎不绝。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尝试着将鲁班锁重组起来。鲁班锁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被称作“中国人自己的魔方”。其内部的凹凸啮齿,十分巧妙,是美学和力学的完美融合,每一个组件的摆放位置和顺序都有讲究。参加体验的人不禁感叹在这益智玩具中蕴藏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学院展台的另一边,展示着木工手工工具、经典榫卯十二式、古建筑斗拱、纺织工具等,这些都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实训教学组主任顾惠明老师按照真实物品的原样缩小比例制作的,不用钉、不用胶、纯手工制作的,内部结构和制作工艺和原物一模一样,为的是将这项传统工艺原汁原味地介绍给学生,方便学生了解这些物品的内部结构。
顾惠明介绍说木工是一门传统而又古老的手艺,它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反而历久弥新,成为凝聚着历史、文化与智慧的艺术。现场展示的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家具的主要方式,目前在框式家具中被广泛使用。榫卯是在两个物体上制作出一凸一凹的结构,让它们紧密结合,是中国最早具有科学意义的设计符号之一,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源远流长,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学院设计这个体验活动能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历史,增长见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同时,还可以让参与者对木工这个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职业兴趣,初步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顾惠明补充道:“学院今后将开设古建筑修复专业,教授古建筑的营造工艺。目前学院开设第二课堂通过拓展课、晚自习、社团活动等形式教授学生木工技艺。”他本人是第45届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指导老师,他指导学生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包揽了前4名。
顾惠明在制作微缩水车和微缩缝纫机加入了电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赋予了传统工艺新生命,今后这些都将成为人们喜爱的文创产品。
展柜旁边还陈列着顾惠明私人收藏的雕刻花板,顾惠明说:“这些雕刻花板展示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将这些放在学校中展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技能学习,满足现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独一无二饰品制作 特别的母亲节礼物
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展台前聚集了不少前来体验江南茧花和热缩片创意胸针职业体验项目的孩子们,可谓是一坐难求。
江南茧花项目是用蚕茧作为创作材料,孩子们动手创作,创作室内装饰画,让传统工艺有了新的实用价值。做完的孩子表示这个体验项目非常有趣,提供的素材丰富多样,可以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装饰画。
制作热缩片创意胸针需要先在薄如纸片的热缩片上进行绘画,然后使用热风枪的热烘使热缩片塑造成需要的形状,再稍加点缀再配以零部件就可以做成独一无二的饰品。5月9日正值母亲节,当一个孩子将她亲手制作的胸针送给陪伴她一同前来的母亲时,能看到母亲眼中洋溢着的满满的幸福。作为指导老师的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介绍说,两个体验项目均需要孩子有一些美感,在创意胸针项目中发现不少孩子都有不错的绘画功底,因此成品都非常不错,这些孩子们今后可以考虑往艺术创造的方向发展。体验活动的成品作为母亲节礼物,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倒是一个意外惊喜。
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展台上还展示了不少学生创作的饰品和玻璃工艺品,该校毕业生张佳慧在艺术设计方面很有天赋,已经创业,并有了自有品牌,原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曾为她“站台”。
变身小程序员 体验编程乐趣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的展台有前不少人围观,他们在看小朋友体验“乐动-乐想-乐造”项目。项目的任务是用电脑编程操控乐高车通过障碍向前行驶。小朋友的编程通过数据线下载到乐高车中,而乐高车的行驶情况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能给予小朋友实时反馈。小朋友可以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编程不合理的地方,以解决车辆通过障碍的问题。体验完的小朋友表示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
在一旁围观的母亲听说小朋友已成功完成任务的消息后,举起手机,为小朋友拍摄录像,记录下这令人激动的瞬间。
另一边,不少孩子们正在运用MIT App Invertor进行手机游戏开发。该体验项目的指导老师介绍说,这个软件是使用图形化代码块进行编程,其逻辑呈现直观,使用AI伴侣可将编写完的程序传送到手机,具有验证快的特点,可以培养孩子对编程的概念。同时,也能考验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判断孩子今后是否合适成为一名程序员。错过了此次体验机会的朋友,可以百度搜索广州电教馆AppInvertor进行在线体验。
数字卡通角色绘画体验项目让孩子在实践操作中初步了解使用数位板进行无纸绘画,明白笔刷、图层、色彩及选色的技巧,逐步理解动漫画、游戏角色形象设计制作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此外,该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学生还现场演示了古籍修复技艺。
睛彩人生为“Eye”行动 时间流转情有独“钟”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带来了最新的验光设备,中小学生可以现场体验验光师的工作。
验光完成后,可以到3D试戴区,使用人脸扫描仪全方位采集人脸信息,扫描完成后,不用亲自试戴眼镜,即可在屏幕上查看佩带各式各样的眼镜效果。选中镜架后,可以去配镜区取镜架,亲手操作机器研磨镜片制作眼镜。在配镜过程中,老师还对中小学生进行用眼卫生指导。现场体验的学生感叹科技的力量,将整个配镜过程压缩到短短几分钟,真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
另一边,孩子们正在装配手表。展台还陈列着不少精美绝伦的钟表,均是出自该校郭鸣老师之手。郭鸣是位独立制表师,曾在瑞士求学,他手工制作的私人定制钟表受到的国外王储的喜爱,获得了订购。他设计的嫦娥奔月图案手表造型美观,获得专利。他介绍说他制作的定制手表一般都会按照客人的要求刻有姓名或是有纪念意义的文字,手表已不仅仅是用于查看时间的工具,更是工艺品。他在学校教授钟表维修专业课程,该专业毕业生进入各瑞士品牌手表维修部门从事手表维修工作。
该校展台上还有上海牌手表的展示,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介绍学校还有钟表文化科普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对钟表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参观。
体验动漫制作过程 充分感受绘画乐趣
在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展台,中小学生可现场体验CG动漫绘画,尝试绘制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部分角色或场景,让动漫爱好者了解影视漫画的制作过程,感受数字绘画的乐趣。
VR虚拟现实绘画-哪吒魔童降世项目为小小体验者们揭开虚拟现实绘画的神秘面纱,将VR体验与哪吒主题绘画相结合,体验者能充分感受到VR技术所营造的仿真环境,体验VR环境的优越性,参与体验的学生能感知动漫角色的造型、服饰、神态与动态等绘画,增强体验者的成就感,使小小动漫爱好者充分感受VR虚拟现实绘画的乐趣。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与哔哩哔哩校企合作,现场展示了不少文创产品。
感受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经典
由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带来的“‘字’甲天下——探索汉字印刷体的‘前世今生’”和“书海揽‘阅’——出版物传播VR体验”两大职业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们驻足参观和体验。
在 “字”甲天下的体验活动中,中小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汉字印刷体的“前世今生”,了解“点阵造字”的制作工艺。
在“前世今生”环节学生们轻研慢磨、均匀涂抹、覆上纸张,再细致地拓印,一幅古香古色的“陶泥活字排版拓印”作品就完成了。看到这样一幅美妙的艺术品在自己手中诞生,体验者们兴奋不已,他们不仅感受到从雕版到文字的奇妙,还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
在“点阵造字”环节中,学生需要在15*16的点阵中排列出一个字,让学生了解汉字印刷字体,从甲骨文到活字印刷再到汉字信息化处理的工艺技术的时代进程,领悟字体设计师职业的内涵,感受汉字印刷字体书写的非遗技艺。吴淞二中的一位学生在体验后表示操作有一定难度,通过指导完成后很有成就感。指导老师介绍中小学生在完成体验后,可以通过翻看卡片上的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标准的点阵字和自己制作的点阵字进行对比,来了解自身是否有做字体设计师的潜质。
完成体验项目获得盖章后,体验者还可获得一个自己姓氏的印章留作纪念。
“书海揽‘阅’——出版物传播VR体验”项目,通过沉浸式VR场景体验出版物传播的工作实景,让学生了解体验出版物识别、图书花样造型设计、图书店堂展陈设计等岗位职业过程与特点,使学生能鉴别出版物的真伪,掌握图书花样造型设计的方法,学习出版物相关知识,提升图书店堂展陈的主题创意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创新意识,开启他们的职业体验之旅。
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介绍说本次在科技馆的职业体验活动和直观的展示能让更多人了解职业教育,展示了职业教育的魅力,让中小学生在面临人生选择时可以有的放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今年党中央加强职业教育的谋篇布局,做实顶层设计,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上海职业教育正在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路径设计,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和“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职业教育是青少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提供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他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觉得这项工作很有价值和意义。
模拟焊接高仿真 创意绘画乐趣多
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带了三个体验项目。
在模拟焊接项目中,体验者在指导教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使用国际先进的VR模拟焊接系统完成模拟焊接任务。模拟焊接没有真实焊接的火花四溅和刺鼻气味,可满足体验者在高度仿真的、但又安全、无毒的模拟环境下进行焊接技能的训练,让体验者感受到几乎真实的焊接场景及焊接过程,是让中学生提早建立职业意识的有效体验方式之一。
该校的毕业生杨山巍曾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冠军,学生们争相与世界冠军合影留念。
创意明信片项目,是借助明信片为载体,结合创意剪纸、创意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让活动参与者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传递美好祝愿、诉说心声的一种活动形式。参与者可以利用空白明信片进行艺术创作,以中国传统纹样和剪纸技法为基础,融合现代设计中镂空、穿插、叠加等形式,并运用丰富的色彩搭配制作剪刻图案并黏贴于明信片上,同时可利用彩色铅笔绘制或书写美好寄语,从而制作出一份独一无二的、传统与现代艺术特点相结合的创意美育作品。
布袋画项目是以帆布袋为画布,使用彩色油性笔,手绘出极富感染力的图案和花纹。一个独具特色的环保帆布袋,可以借此向周围的人传达一个想法、一种品味或是价值观。在绘制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身的审美修养,也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
职业体验了解兴趣 助力职业生涯规划
王女士带着她12岁读预备班的儿子到上海科技馆体验了不少项目,她说:”在上海科技馆的这个职业体验活动形式非常好,七个学校在一起,虽然在报名的时候,只能选择一个项目参加,但在现场,只要不是材料特别有限,能够体验到非常多的项目。”她的孩子虽然现在年龄还小,但将来迟早会面临着专业选择,不管是中考时选择中职校的专业,还是高考时选择大学的专业。因此,她已经带孩子参加了好几年的职业体验活动,好多活动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在活动中孩子通过“玩”的方式,不断探索职业兴趣,这些活动有利于孩子今后进行人生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
这16个职业体验项目与学生职业兴趣、职业生涯发展、专业课程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实训中心建设相结合,发挥本市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服务社会的功能,让中小学生“走进一所职校、体验一个项目、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文化”,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进一步培育青少年的职业认知和热爱劳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