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2时,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2022年会员代表大会在长宁区教育学院报告厅顺利召开。会议由市语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吕志峰副教授主持。
会议审议通过了市语协常务副会长刘民刚教授所作的2022年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会员一致认为,在不平凡的2022年中,协会带领会员克服疫情的干扰,为推进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桥梁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添砖加瓦、拾遗补漏,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也取得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成绩。
市语协会长文贵良教授发表致辞,感谢全体理事和会员们大力支持协会工作,各尽所能、献计献策的热情和付出,同时对新的一年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希望。协会将进一步凝聚和充分发挥全体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团结会员群策群力,奉献智慧、贡献力量,共同为本市语言文字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市语委办副主任、市教委教材与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陈爱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当前国家和上海在语言文字工作领域实施的大事和实事。会员们纷纷表示,陈处长的报告站位高、立意深、内容实,使大家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语言文字事业深远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围绕中心,做好协会工作的信心、动力和责任。
副会长陈忠敏教授作了题为关于上海城市的历史与上海城市方言的形成的学术报告,报告展示了大量史料和声像资料,生动地阐述了上海城市发展与方言发展的互补互促关系。会员普遍感到报告学术含量高、信息量大,很精彩、很有趣,从中体会到语言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克服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下会场有30多位会员代表参会,线上有200多位会员通过腾讯会议参会。上海市语协理事、《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编审在线参加了会议。会议既简短紧凑,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得到会员们的充分肯定。
市语协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致辞,对新一年工作提出希望。
文会长在致辞中提出,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中,市语协党工组和领导班子,将和会员们一起,继续认真学习好贯彻好二十大精神,以二十大精神引领我们的工作,努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新发展。
一是要力争在参与社会语言治理方面取得新发展,在推进语言文字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局中,进一步发挥好社会组织的应有作用。
二是要力争在协会功能形态基础建设方面取得新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市社联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是要力争在语言文字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创新发展,努力打造语言文字领域的民间智库。
四是要积极落实会员服务。充分激发广大会员的积极性,为广大会员搭建更多更好增长才干和发挥才干的活动平台。
市语协常务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刘民钢教授作2022年度协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报告从“端正方向,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勇于担责”“加强管理、提升能力”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2022年度协会的工作,同时对2023年市语协的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2023年市语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围绕市语委的工作重心,主动对接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需求,主动服务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战略,主动聚焦市民语言文化素质提升,在促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好决策参谋和助手桥梁功能。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工作:一、认真推进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二、大力加强工作研究与学术交流。三、积极开展宣传与普及活动。四、努力推进朗诵水平等级考试。五、继续做好培训与咨询服务工作。六、着实加强协会自身的建设工作。
市语协副会长、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忠敏教授作题为“上海城市的历史与上海城市方言的形成”的学术报告。报告从上海的历史与上海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展开,分五个阶段,详细阐述了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区方言的发展与演变史,以及上海城市方言的特点。
陈爱平处长向会员们通报2022年本市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一年来在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规范应用,在举办语言文化系列活动,在加强语言文字基础保障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充分肯定了包括协会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守土有责,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并向大家介绍了2023年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思路和设想。一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普及质量。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提升语言文字规范水平。三是加强资源建设,提升语言文字的服务水平。四是加强活动引领,提升语言文化铸魂育人水平。五是加强基础保障,提升语言文字治理水平。
会上,还为今年在“魅力汉语”网络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传统文化知识答题活动中,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的30所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各区的市语协理事上台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