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2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10-08 字体 [ ]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上海市中小学应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趋势、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具备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一、关于“基础教育全面推进‘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

  市教委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在各中小学统一开设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信息科技等课程,持续强化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要求,明确三至八年级开设信息科技课程,并将人工智能作为六条课程逻辑主线之一,循序渐进地组织义务教育全学段课程内容,学生沿着“应用系统体验--机器计算与人工计算的异同--伦理与安全挑战”主线学习,在各年级中渗透和学习,并在九年级开设独立的“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模块,让学生不仅学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更能正确应对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伦理与安全的挑战。在高中阶段,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版 2020 年修订)》的要求,通过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面向全体高一学生,让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剖析,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高一信息技术教材中,设有单独的“走近人工智能”章节,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结束后参加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高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设置“人工智能初步”模块,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知识,通过搭建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块,亲历设计与实现简单智能系统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增强利用智能技术服务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同时,市教委正积极研究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相关课程建设。

  二、关于“加快普及‘用人工智能教育’的场景应用”的建议

  市教委通过出台《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三年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4学年)》等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文件,明确全市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对教育管理者、教师、师范生等群体提出明确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求,积极推动各区和中小学校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市教委持续推进备课助手、教学助手和作业辅导助手(简称“三个助手”)建设,建立市、区、校三级联动协同机制,不断丰富优质教学资源,探索数智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和路径,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数字教学空间,促进“三个助手”的常态化应用。同时,为激励教师创造数字资源、使用资源,将优质数字资源建设纳入学术研究成果认定,并依托本市教育部门及有关师范院校,探索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

  市教委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育教学场景借助技术赋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积极探索发展中小学基于人工智能的探究式、个性化学习,基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基于5G的远端多点协作式教学,深化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和创新。

  三、关于“全面推进‘人工智能重塑的教育’研究”的建议

  市教委将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快研究推进本市人工智能教育的各项行动计划,统筹布局、研究引领、试点推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进全市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促进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市教委将加快研制并出台相关政策,继续高质量实施相关国家课程,推进人工智能课程进中小学课堂,普及中小学“三个助手”应用。以“数据治教、数据助学”为主线,培养师生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的数字思维,提升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对上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202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