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946号提案的答复

索取号:             发布日期:2020-09-18字体 [ ]

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用好各类教育资源,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从观念层面,大大扩宽对教育的社会意义的理解,并加强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发挥”的建议

上海高度重视发挥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去年3月,全市召开教育大会,印发了《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和《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建成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着力实现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特色一流、职业教育贯通融合、终身教育泛在可选,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今年6月23日,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明确提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老有颐养”的目标任务,为我们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指针。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入贯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全面落实“五个人人”发展目标,聚焦供给优质教育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两个关键功能:通过加强育儿指导和托育服务、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保障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加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促进市民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不断优化教育供给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品质生活需求;通过全面提高人才供给质量、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深化产教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大力提升科研创新服务能力、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激发教育服务社会潜力活力增强教育支撑引领功能,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级水平,不断彰显教育对国家和上海发展的服务力、贡献度,进一步发挥教育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重要功能。

二、关于“上海城市治理要用好上海居民受教育水平、上海居民中参与教育者数量等宝贵资源”的建议

上海重视用好全市校内外各类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加强知识传授、价值引导、方法训练和趣味培训,着力为市民提供灵活、多元、互通的学习服务。一是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到2020年,将实现参与老年教育机构(含远程在线教育)的老年人达到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40%(2017年达到26%,2018年达到28%,2019年达到33%;据预测,2020年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570万人)在全市新增老年人社会学习点300个、新增养教结合学习点100个,一批社会资源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支撑,促进建立全社会共同承担老年教育的生态环境,促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二是大力提升在岗人员素质。实施百万在岗人员学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万在岗人员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创新发展社区教育。深化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依托“上海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本市30多个委办局、16个区以及一批社会公益性组织等资源,丰富青少年校外生活,为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区环境;加强农村海岛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帮助掌握就业技能、提升学历层次、适应城市生活,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关于“构建跨部门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综合治理教育焦虑现象”的建议

在加强职业教育方面:去年,市政府出台《上海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做精中职、做强专科高职、做优应用型本科”的思路。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支持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上海“四大品牌”战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适当新增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职院校打造产教协同基地,继续开展教研协同基地队伍建设培训,推动校企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教师规范化培训,加强教师双师型能力培养,推进教师赴企业项目,持续遴选高技能人才基地作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扩大基地数量及专业覆盖面。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即将出台的《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为抓手,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规模布局和层次结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在体美劳教育方面:对于体育、美育,2019年以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会同市体育局、市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四个方面任务:全面做好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坚持面向人人,以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及课余训练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艺术项目布局,形成每个区学校体育“9+X”、学校艺术“5+X”的整体布局模式;构建形成衔接有序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出体育艺术教育“一条龙”,让每个孩子都有喜欢的运动项目、擅长的艺术技能;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体系。对于劳育,今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从劳动观念、情感、能力、精神四个方面把准劳动教育育人目标,整体设计劳动教育内容,明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校等各学段劳动教育内容要求,注重规范劳动教育课程、创新校内劳动实践、繁荣校园劳动文化、重视日常家庭劳动教育、深化劳动素养评价。

在家校共育方面:坚持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德育工作发展规划之中。2016年起,支持各区建立区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中心,整合区域优质资源,更好支持和服务于家庭教育。2017年,市教委等4部门联合下发了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强化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构建家庭教育指导的服务体系、形成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三个方面,明确了深化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截至2019年,本市16个区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中心建成率已达到100%。近年,上海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专家巡讲、专题节目、专栏文章、校长访谈、家长座谈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广科学育儿理念。

在“过程性评价”方面:从2014年开始,上海率先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探索构建“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招生录取新模式,依托高考改革调整教育评价“指挥棒”,推动育人方式转变。在政策支持保障上,全市先后就初中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与文件,保障“过程性评价”有效实施。2015年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在上海高校自主招生中开始应用;2018年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计划在2022年高中录取中开始使用。保障“过程性评价”有效实施。在评价内容体系上,建立起包括品德发展和公民素养、修习课程和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大板块在内的评价内容体系。在组织动员和运行机制上,纵向上构建覆盖市、区、校三级责任推进体系,横向上构建由市、区两级校外联办协调各相关委办局的协同治理体系,建立2000余家社会实践基地、提供73万余个岗位,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资源支撑。在管理制度上,实施层面建立信息确认、信誉等级度、公示与举报投诉等保障制度;组织管理层面成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区、校三级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属地化实施。在评价结果应用上,着力引导学生成长积极主动性,为生涯发展提供参考,形成一批典型案例;着力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推进特色高中建设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督导工作;着力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在毕业和招生录取中的运用。

感谢你们对上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