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绿色指标”3.0版 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3-21 字体 [ ]

  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上海市义务教育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版)》(简称“绿色指标”3.0版)。“绿色指标”3.0版是衡量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成长环境、均衡程度和增值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吸收1.0版和2.0版经验成效的基础上,对标对照“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等要求,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为目标,在聚焦关键要素评价、优化评价方式、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升级,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评价导向更加聚焦,突出学生全面发展

  自2011年首次实施“绿色指标”评价以来,上海用“绿色”尺子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体检”,在引领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诊断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引导区校开展基于证据的教学改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绿色指标”3.0版更加聚焦评价导向,以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为强化五育并举的育人导向,“绿色指标”3.0版设计了“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素养”等考查要点。新增道德与法治测评,新增“劳动素养”测评,在测评过程中贯彻五育并举,促进五育融合。

  为更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绿色指标”3.0版优化了“身心健康”指标中对心理状况的考查;新增“人际关系”测评指标;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与情感能力”有关的测评指标,改进相关指标中对 “交往能力”“协作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相关监测点的测评。

  为更加聚焦对核心素养的测评,“绿色指标”3.0版在学生“学业水平”测评上,主要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方法和观念等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素养水平,确保学科命题更具开放性、综合性与引领性。

  为强化科技和创新素养测评,“绿色指标”3.0版对原有的“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进行迭代升级,增加“工程与技术素养”内容,强化对学生科技素养的测评。同时增加“创新素养”测评。

  评价结果有效运用,突出学校诊断改进

  按照“市指导区、区指导校”的原则,上海将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分析和教学改进。

  “绿色指标”3.0版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提高评价结果使用效率。研发“绿色指标”评价数据库与智能分析平台,区、校可以获得相应层级权限的评价结果数据,赋能学校进行自主分析,引导学校不只关心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不同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从多维的视角和层面开展教育教学改进工作。

  “绿色指标”3.0版抓住学校责任主体,健全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是“绿色指标”评价结果运用的重要责任主体,市教委要求各学校落实好主体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小组,完善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立情况将作为学校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绿色指标”3.0版强化结果综合运用,助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市教委要求各区高度重视“绿色指标”评价工作,指导好区内学校开展评价结果的分析解读,并将“绿色指标”评价结果作为抓好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市级层面将对各区基于绿色指标评价结果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改革引领项目,给予一定的专项支持。市、区还将组织教研力量,成立研修共同体,加强对表现相对较弱区、校的指导,不断抬高质量底部,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凝聚合力撬动杠杆,促进高质量发展

  “绿色指标”3.0版旨在指导市、区、校和相关专业机构形成合力,通过打造专业的测评队伍,持续推动本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加强市、区、校和相关专业机构的协同配合,市教委将负责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和过程监督,委托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等专业机构具体实施“绿色评价”3.0版评价工作。各区教育局负责协调区督导、招考、教育学院等部门和单位具体推进所在区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学校诊断改进。

  为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的测评队伍,上海将通过建强市、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选拔和配备一批专业评价人员。同时,健全队伍研训制度,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等专业机构定期组织评价队伍的研训,并充分发挥各类专业评价机构作用,研究探索新的测评项目,始终保持评价的引领性和前瞻性。

  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强化正面引导,上海将依托“绿色指标”3.0版,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分析,并通过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相关报告,努力营造更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更好的教育生态。

  据悉,自2024年起,本市将按计划陆续开展相关工作。“绿色指标”评价结果不与学生毕业升学条件挂钩,不需要学校、师生展开针对性训练,也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