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的通知

索取号:AA4313009-2023-003             发布日期:2023-06-28字体 [ ]

沪教委德〔2023〕21号


各区教育局、文明办、未保办、团委、少工委、妇联、校外联办,各有关部、委、局、控股(集团)公司: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益的暑假。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现就2023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主题

培根铸魂重实践 快乐暑期伴我行

二、工作重点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立足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用好红色资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眼新时代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组织开展各类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实践活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拓展社会大课堂育人平台资源。

(一)强化价值引领,涵育综合素养

1.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寻访红色场馆,体验励志课程,争当红色文化传播者。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系列活动,感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在学思践悟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走进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参与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体验和非遗文化传习传技传承活动,探寻历史人文和地域文化,感悟中华文明的魅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增进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培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学习先进模范、培育时代新风等主题活动,以及垃圾分类、餐饮不浪费、文明旅游等专项行动,引导未成年人感悟新时代美好生活和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增长知识、淬炼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培养科学审美健体素养。围绕阅读修身、人文行走、科技创造和美育熏陶等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指导未成年人坚持养成每天锻炼1小时的良好运动习惯,激发未成年人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发明创造的动能和创新进取的思维品质。

(二)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习惯

1.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抓手,以家庭、社会为载体,居家爱劳动、学技能、会创意,社区爱公益、懂尊重、会感恩,引导未成年人从身边做起,升华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奋斗实现梦想的价值认同。

2.唱响新时代劳动新风尚。组织未成年人有序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和职业体验,根植“崇尚劳动、辛勤劳动”的理念。开展致敬劳模工匠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向各行各业先进人物、身边好人学习,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让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3.拓展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大平台。立足社区,精心布局本区域“三公里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圈”“劳动体验圈”“15分钟社区少先队幸福圈”等资源,通过鼓励社区团组织牵手社区少先队等联建联动方式,发挥各类校外阵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作用,细化不同类型、不同主题和不同学段的综合育人大平台。

(三)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心理健康

1.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多种方式密切家校联系,充分利用“上海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五育’赋能行动”等优质家庭教育指导资源,指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合理安排子女暑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体育和劳动锻炼的时间,缓解学业困难、亲子关系紧张、青春期沟通不畅等难题。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变化,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依托各区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情绪压力疏导、亲子关系调适等服务。依托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12355“青小聊”网络咨询、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网络及区24小时心理热线等,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工作。

3.发挥全员导师制作用。明确导师“良师益友”“家校沟通”的基本职责,落实“一次学生家访、一次谈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基本任务。导师、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开展交流,关心学生暑期生活,为未成年人提供陪伴式关怀,适时开展学生的理想、学习、生活、心理、生涯等全面发展指导,全覆盖开展家访或家校沟通,指导未成年人制订合理计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四)树立安全意识,清朗网络空间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优质社会资源及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上好学期结束前安全教育课,开展一次暑期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加强防溺水、防性侵、居家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应对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等专题教育。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发布安全提示等方式,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确保暑期未成年人人身安全。

2.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学校、家庭、社会要加强沟通合作、各尽其责,加强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养成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习惯,培养良好生活方式。重点加强对自媒体、短视频、直播平台、网络视听节目、网络游戏等的管理,严肃处理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行为,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三、工作要求

(一)夯实责任主体,优化成长环境

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和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办公室要切实履行统筹协调职能,建立健全条块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区教育局、文明办、未保办、团委、少工委、妇联等单位要进一步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大社会治安防范力度,紧密依托街镇对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社会散居孤儿、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等重点群体加强关心关爱,如发现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等情形,应及时报告。区教育局要指导学校和家长科学安排学生暑期学习生活,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杜绝学校假期违规补课、违规考试、提前开学等现象。学校、社区要切实加强暑期工作的计划和管理,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主题实践活动。

(二)做好资源统筹,形成育人合力

各区要统筹区域内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少年宫、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妇儿中心、家中心、高校、企业、社会场馆等资源,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各街镇要积极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办好“爱心暑托班”,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要进一步加强暑期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吸纳学校教师、家长、“五老”队伍、青少年事务社工、“邻家妈妈”、社区居民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各方人员参与,为中小学生暑期活动开展提供队伍保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

(三)依托“双减”协调机制,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区教育局要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协同各相关部门和街镇,就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做好谋划部署,确保正确育人方向和价值引导。要重点部署“监管护苗”“清朗”等专项行动,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各区未保委成员单位按照市未保办《关于加强监管切实防范研学旅行潜在风险隐患的通知》要求抓好落实。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3年6月26日








抄送: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市教育报刊总社、各中等职业学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6月26日印发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