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委终〔2022〕1号
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
现将《202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2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2022年3月31日
202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202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化学习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能力,以增强市民学习力促进城市软实力提升,为上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营造学习生态,建设高水平学习型社会
1.扩大职工继续教育“双元制”模式试点。健全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优化职工继续教育“双元制”模式政策供给,在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和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形成一批“双元制”模式试点,并逐步推广。加强“双元制”继续教育专业顶层设计,完善专家库,推进课程建设和学科方案制定、教学质量评价。依托学分银行,完善学习成果认定转化机制。依托高校、开放大学、区办高校和劳模学院、工匠学院、技师学院等建立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完善“双元制”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做好学、管、测、评等工作,为“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双元制”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2.规范高等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要求,推进高校非学历教育对照检查整改工作。建立健全高校非学历教育评价标准和办学质量抽查、评估机制,完善高校非学历教育办学情况备案工作,促进高校非学历教育规范有序发展。持续开展高校继续教育教师队伍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切实提高高校非学历教育办学质量。更新高校分类评价中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指标,提升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成效。做好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年报编制工作。
3.推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启动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专家论证、备案审核及专业建设工作,制定市级新、旧专业考试过渡方案。开展计算机类课程机考智能化试点,启动外语类课程题库建设。推广集约化考场改革试点,提升考生考籍管理服务能级。开发完善在线学习平台,为考生提供公益助考服务。配合教育部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活动管理。
4.提升社区教育能级。配合全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依托各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邻里中心等载体,以嵌入式新建一批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基层学习点,织密社区学习网络,逐步形成“15分钟社区学习圈”。举办上海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海老年教育艺术节、上海市诗歌节等大型学习活动,激发市民学习积极性。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协助家长学校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展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数字阅读,打造上海市民健康大学堂项目品牌,积极推动社区市民科普教育发展,建设文化创新社区学习坊,为各类群体提供适需性学习服务。
5.拓展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实施老年大学倍增计划,增加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完成6所区级老年大学、1所高校老年大学建设,启动第二批老年大学倍增计划申报工作。研制社会多元主体举办老年大学指导标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提升基层老年教育质量,继续开展第二批上海市街镇社区学校、老年学校优质校创建工作和高校老年大学内涵建设情况调研。新增老年教育社会学习点50个、养教结合学习点10个、养教结合标准化学习点10个,重点培育居村委特色学习点60个、优秀社会学习点30个,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学校。
6.开展学习型城市监测工作。完成2021年学习型城区监测结果反馈工作,开展2022年学习型城区监测工作。结合专项督导,进一步完善学习型城区监测指标体系,做强学习型城区监测专家库,提高学习型城区监测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加强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工作,建设常规化在线调查平台,形成各类市民学习需求的定期监测。启动5年一次的万人监测项目筹备工作,完善工作方案,开发人机互动场景式试题,完成实验性测试和专家论证。
7.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研制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政策文件,出台四类学习型组织建设标准。建立学习型组织动态信息库,年内遴选80个各类学习型组织入库。打造“一组织一空间”的学习型组织线上展示平台,开展学习型组织特色主题活动,遴选优秀案例汇编成册,加强推广。做好学习型组织监测试点工作,发布学习型组织监测实施方案。
8.拓展学分银行服务功能。深化“申学码”建设,完善学分银行个人学习档案库。继续推进各类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存入。研制非正规学习成果学分认定办法,建立健全非正规学习成果准入标准与存入流程规范,试点部分技能等级证书、社会培训项目、社会场馆学习项目等学习成果集中导入学分银行。探索学分银行终身学习者激励机制,试点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习成果激励。
9.推动长三角地区终身教育协同发展。推进长三角地区学分银行互联互通建设,探索开展长三角地区成人教育领域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研制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工作流程、管理办法。开展“上海市民健康大学堂”长三角健康教育战略联盟学习交流活动,探索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长三角地区联动机制,推进长三角地区终身教育协同发展。
10.深化终身教育国际交流工作。继续发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作用,加强与各网络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发布《上海可持续发展教育社区行动计划(2022-2023)》,持续深化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研究。开展高层次国际交流网络平台建设,参与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技术研究所教育数字化转型合作项目,为全球终身教育贡献上海经验。
二、加强内涵建设,推动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
11.做好终身教育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及时将要求传达至各级各类终身教育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通过终身学习平台,为市民提供各类疫情防控线上课程,普及科学防护知识,提高数字化生活能力。
12.完善终身教育法治保障。开展《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修订准备工作,围绕新时代终身教育发展亟需法律保障或解决的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基层单位、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完善《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修订草案,及时按程序提请审议。
13.强化终身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上线上海终身教育师资库,形成“师资注册、师资流转、资源配送、师资培训”的一站式服务管理系统。逐步增加专职教师比例,稳步推进兼职教师注册工作。完善市、区、校三级终身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建立促进终身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培训制度。启动终身教育名师打造项目,成立名师工作室。利用社会多元主体举办的老年大学特色优势,为专兼职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有序扩大社区教育志愿服务者规模,举办市级社区教育志愿服务成果展示活动,提升志愿助学服务水平。
14.提升市民学习数字化服务水平。鼓励各级各类终身教育机构利用信息技术,融合线下线上教育资源,创新服务市民学习方式。继续丰富“随申码”终身学习应用场景,完善老年教育“一网通办”,基本实现本市老年教育机构全覆盖,为老年学员提供课程查询、报名、考勤、试听等线上服务。做强老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社区教育统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优化终身教育信息统计工作。加强大数据分析,及时发布年度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统计分析报告,为终身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15.拓展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项目。完善人文行走主题学习线路和人文修身学习点建设,新增16条线路、80个学习点。拓展人文行走支持服务系统,丰富线上和线下学习资源,加大导学志愿者培训力度,增加导学服务供给,实现人文行走可预约。加强人文行走项目内容的标准化建设,探索形成人文行走课程化学习模式。年度线下行走人数达到100万人次,线上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平台注册关注人数达到50万人次。
16.深化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扩展线上体验资源,推动体验项目提质升级。做好2022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嘉年华工作,展现体验学习新风采。统筹面向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资源,助力“双减”政策实施。发挥长三角地区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跨区域、跨基地、跨站点联动合作,提升体验基地的市民知晓度和影响力。
17.开展农村成人教育。鼓励乡镇成人学校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农科开发项目培训,丰富面向“三农”的各类培训课程,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乡村主体、乡土特色、成果导向,加大学习型乡村建设力度,组织申报第五批学习型乡村建设试点村,遴选挂牌第三批学习型乡村,切实带动村民素质提升,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18.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加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过程管理,组织完成2022年度实验项目立项、方案论证、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等工作。召开2022年度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交流会,编辑《上海社区教育实验(2020-2021)》,更好发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社区教育现代化需要,发布2023年实验项目申报指南,探索提升社区教育治理能力。
19.实施终身学习新品牌培育计划。立足提高市民的学习力,以终身学习新品牌培育计划为抓手,鼓励各级各类终身教育机构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终身学习新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加强对终身学习新品牌建设情况的调研,组织完成第一批终身学习新品牌申报工作,开展终身学习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交流展示活动,调动市民学习的热情。
20.加强终身教育发展研究。围绕《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新时代终身教育发展的理论、政策、标准和实践研究。支持终身教育类智库围绕终身教育领域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政策评估,为终身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扩大资源供给,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级
21.推动“金色学堂”提质增效。深化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的合作,做强中老年专属学习平台“金色学堂”频道。利用频道大小屏全媒体优势,提升老年人学习的便利性、可及性。推出“金色公开课”“金色风采”“金色盛会”系列品牌内容,打造优质原创老年教育课程资源,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教育需求。积极推动“金色学堂”走进社区,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社交场景。
22.开展面向老年人的智慧学习培训。依托老年教育网络面向老年人开展智慧学习培训,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完善老年智慧学习营运营模式,重点建设智慧应用中、高级课程,根据老年人需求分级推送不同主题的学习资源。参与教育部智慧助老三项任务推介工作,组织发动、挖掘培育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和课程资源,加大推介宣传力度。
23.加大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场景建设力度。对接教育系统数字基座建设,出台《上海市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场景建设指引》,面向全市推进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场景建设,引导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场景。鼓励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配套开发智慧学习场景课程资源,建立一批智慧学习场景师资队伍,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数字化学习产品。
24.完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开展老年教育课程研究和评估指导工作,初步形成本市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探索建立老年教育课程和教材评价指导标准,面向全市开展老年教育课程资源的征集评选工作,提升老年教育课程建设水平。推进老年教育慕课“专区”建设,新建老年教育慕课42门。
25.提升老年学习团队质量和规模。完善老年学习团队建设标准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助力。聚焦数字化学习,培育老年学习团队智慧学习品牌,建成300个智慧助学团队。完成星级老年学习团队申报和认定工作,开展老年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训和老年学习团队工作室验收,培育一批优秀示范性团队,整体提升老年学习团队质量。
抄送:教育部职成教司,各有关单位。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
2022年3月31日印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