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本市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适应市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五项标准”
推进学校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等标准统一,完成“十三五”期间“五项标准”总工作任务的95%以上。完成 “一场一馆一池”(学生剧尝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池)项目开工建设408个。完成设施设备改建及配置项目3511个,其中创新实验室项目1224个、图书馆项目1121个、公共安全教育共享场所1166个。无线网络全覆盖达90%,互动式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2%,教师移动终端接近100%。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置达标率为100%,高级教师配置达标率为97%以上。所有区均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标准。
推进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
出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9〕7号),开展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调研,形成紧密型学区集团创建工作方案,启动本市紧密型学区和集团首批创建工作。全市建有学区、集团共200个,覆盖7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形成一批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雏形单位。
落实公办初中强校工程
组织22名专家组成的市级专家组,对各区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专业评估和指导。召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推进会暨培训会,突出强调抓好“一校一策”制定这一关键环节。127所实验校的强校工程三年规划均陆续通过专家评审。在16个区组织强校工程片区交流活动,跟踪指导各区和实验校强校工程行动计划落实。聚焦学科教学、学校课程、教师教研三项重点,开展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学研究项目、初中学科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整体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调动市、区教研专业力量,提升实验校课程教学水平和适应中考改革的能力。强校工程实验校办学普遍更有信心,办学特色逐步显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正逐步提升,不少学校都出现对口生源比往年增长的现象。
推进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
召开首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专题培训,布置对76所郊区学校(委托管理42所、互助城乡项目校34所)的中期评估工作。召开中期评估专家培训会,解读中期评估的目标、原则、指标、流程和要点。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各学校目标达成率达到97.36%。
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
探索新优质学校认证体系,以普陀区市级新优质项目校为试点,试行开展新优质学校成长认证。举行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集中培训,增强校长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能力。组织开展“跨学科设计驱动学校课程结构变革”“基于学生发展的国家课程校本实施”“助力教师跨学科课程教学能力发展”等主题交流展示活动。“新优质学校课程教学变革及支持系统”研究成果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加强乡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健全控辍保学联动机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出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和本市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9〕23号)。联合5部门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本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9〕57号),促进两类学校“小而优”“小而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