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着力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让市民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实施城乡统一的“五项标准”,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2015年以来上海市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资源等9个部门联合出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暂行)》(沪教委发〔2015〕139号),推进学校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等五项标准统一。各区已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工作任务,预计到年底可全部完成。
二、创新义务教育内涵建设机制,促进办学质量均衡
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创新学校联动发展机制,激发学校变革内生动力,努力让居民就近享受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资源。
1.顺利完成第一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第一轮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覆盖郊区76所学校。经专业评估,合格率达到100%,郊区学校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办学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启动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申报,把优质中心城区资源辐射带动到郊区学校,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2.推进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建有学区和集团233个,覆盖75%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优质资源跨校流动,让更多学生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广覆盖的基础上,启动首轮示范性学区和集团的创建、评审,促进各区抓好学区集团建设,促进学区集团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3.探索新优质学校认证。市、区两级新优质学校集群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82所,约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5%。组织新优质学校展示交流和培训活动,并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核心探索新优质学校认证体系,形成专业指导下学校自我规划、自我革新、自我进步的良好机制,持续激发学校自主发展提升的内在需求,促进更多学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聚焦提质增效,点面结合,与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相结合,与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相结合,着力把125所强校工程实验校办成“家门口的好初中”。每一所实验校均配备1名名校长(含培养对象)、2名名师(含培养对象)、3名指导专家,每所学校不少于5%的教师入选上海市第四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种子计划。市、区两级紧密携手,实验校正在发生令人振奋的变化,不少学校出现生源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