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成为第一个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份。近年来,上海着力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让市民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实施城乡统一的“五项标准”,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2015年以来上海市教育、发改、财政、人社、规土等9个部门联合出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暂行)》(沪教委发〔2015〕139号),推进学校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等五项标准统一。各区完成“十三五”期间总工作任务的95%以上。其中:累计完成“一场一馆一池”(学生剧场、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池)项目开工建设408个。完成设施设备改建及配置项目3511个,其中创新实验室项目1224个、图书馆项目1121个、公共安全教育共享场所1166个。无线网络全覆盖达90%,互动式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2%,教师移动终端接近100%。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置达标率为100%,高级教师配置达标率为97%以上。所有区均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普通小学每生每年23500元、普通初级中学每生每年29000元)。
二、创新义务教育内涵建设机制,促进办学质量均衡
着力于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创新学校联动发展机制,激发学校变革内生动力,努力让居民就近享受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资源。
1.构建携手合作发展新格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2017年,推出3年一轮的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沪教委基〔2017〕59号),既有郊区学校全方位托管的精准委托管理,又有聚焦郊区学校单个关键项目的互助成长项目,首轮覆盖郊区76所学校。经专业评估,中期目标达成率达到97.36%。
2.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缩小校际办学差距。2015年出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建有学区和集团198个,覆盖7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优质资源跨校流动,让更多学生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2019年,出台《关于推进本市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9〕7号),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广覆盖的基础上,通过促进组织更紧密、师资安排更紧密、教科研更紧密、评价更紧密等,激发每个学区和集团合作共进的创新活力,实现管理、师资、课程、文化等互通互融,提高每一所成员校的办学效益,办出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3.实施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引领学校发展方向。2015年上海市出台《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行动计划》(沪教委基〔2015〕77号),汇聚一批“不靠政策靠创新、不靠生源靠师资、不靠负担靠科学”的城乡普通公办学校,聚焦学校“最近发展区”,形成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集群,开展新优质学校发展设计,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质发展之路。市、区两级新优质学校集群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82所,约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5%。启动新优质学校认证研究,激发学校自主发展提升的内在需求。
4.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持续抬底部补短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意见》(沪教委基〔2018〕45号),聚焦提质增效,点面结合,与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相结合,与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相结合,着力把127所强校工程实验校办成“家门口的好初中”。每一所实验校均配备1名名校长(含培养对象)、2名名师(含培养对象)、3名指导专家,每所学校不少于5%的教师入选上海市第四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种子计划。每一所实验校都有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学校办学更有信心,办学特色逐步显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正逐步提升。
5.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乡村学校活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沪府办〔2015〕120号),覆盖乡村学校652所。优化和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对乡村学校予以倾斜,受益教师2万多人。对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给予相应补偿、落户加分等优惠政策。推动特级校长流动交流到郊区,已有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共103人流动到郊区任职任教。
三、推进义务教育招生改革,落实免试就近入学
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从“入口”到“出口”出台系列举措,进一步缓解“择校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1.优化入学报名服务,提供入学便利。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所有公民办小学、初中招生工作均在招生系统上操作,将学前教育数据、公安数据和人保数据进行整合。整个招生过程全程监控,步步留痕。提供“一门式”查询服务。通过“入学报名系统”,家长可及时了解招生政策、学校招生入学实施办法、划片招生方案等,并进行网上报名,查询子女入学相关信息等。
2.统筹中小学招生制度,缓解“择校热”。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挤掉择校“入口”水分。2018年首次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数据显示,2018年幼升小民办小学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比为1.4:1,竞争热度比2017年的3:1有明显下降。2018年出台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明确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65%的招生计划中, 70%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并逐步扩大该比例,引导家长合理选择升学方向。数据显示,2018年民办初中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为1.4:1,竞争热度比2017年的1.5:1有所缓解。2019民办小学和民办初中报名录取比也与2018年基本持平。
四、规范义务教育内部秩序,促进减负增效
1.全面落实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强调不加快教学进度,不拔高教学要求,不排名或变相排名,因材施教,等第和评语结合,综合考查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小学阶段普遍落实,学生学习状态有所改善,睡眠时间、学校适应、学习兴趣、上学愉悦度等方面有明显好转。推进小幼衔接,试点实施低年段主题式综合活动,基于小学低年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维度选取主题,围绕主题设计活动和学习任务,通过各类活动提供学习经历,引导学生“玩中学”“做中学”,强化整体感知,促进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实施义务教育减负增效。市教委等九部门出台《本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沪教委规〔2019〕10号),从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教师专业素质、作业管理、家庭教育指导等多方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从优化课程减负、提高质量减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负、科学评价考试减负、家庭社会协同减负等方面进行综合减负。出台《加强本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相关措施》(沪教委规〔2019〕9号),强作业统筹管理、科学指导、能力建设、长效机制建设。
3.实施“绿色指标”升级版。根据教育改革新的要求,不断完善绿色指标,从关注全面发展到关注终身发展、从关注平等的教育到关注适合的教育、从关注“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关注关键能力、从关注学校教育管理到关注学校专业领导,对原有绿色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绿色指标“升级版”。增加了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包括“感知与判断”“理解与分析”“运用与表现”)、学生社会化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及家长认可度等方面的调查。2018年初中“绿色指标”结果显示:初中学业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业质量差距不断缩小。
4.全面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9〕13号),在免费提供至下午5点课后服务基础上,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到下午6点的课后服务,并根据本市托幼工作现场会的有关要求,完善课后服务机制,走向“看护得好”。全市99%的公办小学都开展了校内课后服务,约85%的公办在校生参加课后服务,约75%的公办小学教职工参与了课后服务,参加课后服务家长中约90%对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表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