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23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23-03-08 字体 [ ]

目 录


【重要文件】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

2023年上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及相关考试政策出台

【基础教育】

上海市浦东新区36个街镇实现学区化办学全覆盖

【高等教育】

上海音乐学院积极服务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上海电机学院加快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

【职业教育】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让“元宇宙”赋能课堂


【重要文件】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2月—4月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以“抢抓春招关键期全力攻坚促就业”为主题,通过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网络平台联通共享、“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宏志助航”重点群体帮扶行动等五大行动任务,挖潜创新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突出精准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引导高校毕业生主动求职,加力加快推进就业工作进程,为确保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就业局势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通知要求,新建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书记和校(院)长走访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100家;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高校校领导班子新开拓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建设部、省、校联通共享的线上招聘服务体系,各地各高校就业网站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地各高校要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工作。要精心组织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项目,提高困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开展“宏志助航专场招聘”“百校万岗助就业公益行动”等活动,为困难毕业生提供更多岗位对接机会。


2023年上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及相关考试政策出台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关于2023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及相关考试文件,政策框架总体保持稳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招生录取批次、名额分配计划占比等均保持不变。综合考虑本届学生实际情况,在个别方面做了优化。名额分配到校志愿数由1个增加至2个,其他各批次志愿数保持不变,各批次志愿填报均在市级统一平台上进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现场综合评价暂停,相应成绩按满分10分计。体育中考统一考试暂停,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3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可登录“上海教育”网查阅。各类相关配套政策等将陆续公布,各区及学校将会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告知学生及家长。


 

【基础教育】

上海市浦东新区36个街镇实现学区化办学全覆盖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大会举行,会上宣布成立17个新学区,并为首批12个义务教育阶段紧密型学区和集团授牌。至此,浦东新区36个街镇实现了学区化办学全覆盖。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惠及农村和偏远薄弱学校。在学区化办学6年实践的基础上,截至2022年底,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组建成立了20个学区、23个教育集团(联盟),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94.1%。此次新增组建17个新学区,将144个农村学校中的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加入各教育集团,实现了学区化办学全覆盖,对全区的优质资源示范辐射、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尤其是对新开办学校、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相对薄弱学校快速提升办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集团化办学优势助力“初中强校工程”。在实施“初中强校工程”的过程中,集团化办学优势也得到充分体现与助力:全区18所市级“强校工程实验校”全部加入教育集团,并为每一所实验校配备了优质品牌学校作为支援校。在集团资源的辐射、支援校的帮扶下,经过4年的努力,18所市级“强校工程师实验校”均取得了明显的变化和长足的进步,教育教学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整体办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满意度不断提升。

紧密型学区集团探索“五个更紧密”。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浦东新区于2019年启动紧密型学区集团的建设。第一批区级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已获得命名授牌,2023年还将评审、命名第二批紧密型学区和集团。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将围绕“五个更紧密”,促使各成员学校在“课程、师资、管理、文化”等各方面紧密融合。区教育局将对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员、经费、政策等配套保障机制。未来,区教育局将和浦东各街镇共同深入推进引领区建设、落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示范区各项任务,进一步探索如何优化学区治理结构,发挥学区功能和优势,共建共育共享学区教育资源,提升区域百姓对家门口学校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高等教育】

上海音乐学院积极服务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上海音乐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成效,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艺文化,积极服务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培养拔尖创新艺术人才,服务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坚持“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人才培养目标,践行“教创演研一体化”和“大中小一贯制”培养模式,组织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以来,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持续凸显,1112人次在国内外各类重大音乐赛事中摘金夺银。坚持“育引用并举”、建设“老中青衔接”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更好服务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助力城市聚集培养高水平文艺人才。2022年,引进杰出大提琴演奏家王健,金球奖、格莱美奖获得者西蒙·弗兰格伦等28位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校任教;培养沈叶等青年教师以首位中国音乐家身份正式签约德国大熊音乐出版社。

打响“红色、海派、江南”音乐品牌,服务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演导向,以上音歌剧院为载体,持续推出精品力作。原创歌剧《康定情歌》以讴歌“两路精神”和乡村振兴,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音乐剧《忠诚》获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剧目;组织全学科联动,排演新时代版《长征组歌》“上音人红色三部曲”《黄河大合唱》《红旗颂》《梁祝》等大型演出和全国巡演,在“新华网”全媒体平台点击量达3.63亿。通过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研究等6项在研国家级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推进“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建构。与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德国基尔歌剧院等世界级团队联合打造经典歌剧项目;连续举办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和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等,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推进淮海路校区功能整体提升和校园开放,服务人民城市建设。践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拆除原有建筑物,建成3300平方米的“上音花园”。未来,学校将以“美育楼”打造“元培美育大讲堂”、东方乐器博物馆和上音书院,以“国际教育楼”举办系列顶尖赛事、国际音乐节和发布原创作品,以“城市音乐会客厅”汇聚大师,与人才培养、艺术展演、文化熏陶充分融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可阅读、可聆听、可感知的“沉浸式”开放校园。


 

上海电机学院加快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大部署落地见效,加快建设产教融合特色鲜明、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

深化“三双四共五对接”育人模式,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构筑“三双制”协同育人共同体,双院长共建二级学院,双负责人共建学科专业,双导师倾力促进学生成长。学校现有国家级市级一流本科专业19个,占本科招生专业的51.4%。细化“四共同”联合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产教融合课程、共组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学校现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开设产教融合型课程204门,双师型教师占比51%。创新“五对接”人才培养新格局。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区域国际化建设需求,构建了多方共赢、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学校成立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成为首个在临港落户的中德合作办学机构。

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统筹推进产教融合特色发展。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发展战略,围绕上海重点产业和临港新片区产业群,积极探索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育人与创新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召开产教融合推进大会,市教委和临港新片区在学校联合设立“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办公室”;“产教融合教育发展基金”正式启动,首期募集2700万元;上海市重型燃气轮机气动实验研究联合创新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区发展研究中心、“动力之城”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户学校。“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临港电机产业学院”入选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名单。近4年,794名毕业生在临港新片区就业,涵盖临港新片区“4+2+2”核心产业。

打造“最开放、最临港、最产教融合”发展品牌,为临港新片区建设贡献“电机力量”。发挥电气行业的办学传统和地处临港新片区的区域优势,与中国重燃、上海电气等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全方位融合。围绕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发展定位,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专业群,锚定“中国特色、上海优势、临港模式、电机品牌”发展目标,形成“小电机、大锻件、智能造、产教融”办学特色。学校先进电机团队攻克了微小型无铁芯盘式电机的设计、制造、驱控难题,开发的小型无铁芯盘式电机,已签署1.8亿元的产业化研发协议;大型铸锻件创新团队解决了核电主设备关键部件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核岛主设备关键大锻件;半导体晶体制备与应用团队开发的热电材料样品受邀发射入轨“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


 

【职业教育】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让“元宇宙”赋能课堂

近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上海市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数字化产教融合虚拟仿真基地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湖职院”)召开。会上,南湖职院发布了数字化产教融合虚拟仿真基地建设需求,联手企业探索未来人才培养新赛道。

作为上海市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唯一入围的职业教育领域项目,南湖职院的数字化产教融合虚拟仿真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一基地、三中心、一平台”,即新能源汽车智能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虚拟仿真项目研创中心、护理产教融合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慧商旅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虚拟仿真共享平台。学院将重点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运用虚实融合MR教学系统、数字孪生智能实验台、XR训练系统、沉浸式VR教学系统等技术装备,突破传统线上教育培训瓶颈,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同时将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融入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线上线下教学培训和生产研发中,从而更好地服务相关院校、周边企业和社区,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