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23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23-02-23 字体 [ ]

目 录


【重要活动】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3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举行

上海市学校按校历准时开学 全面恢复线下教育教学

【基础教育】

宝山区多措并举打造“三心”开学季

【高等教育】

复旦大学建强新时代马院  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终身教育】

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成立


【重要活动】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

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并作主旨演讲。

孙春兰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数字教育,经过持续努力,全国所有中小学都已接入互联网,99.5%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建成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4万条基础教育课程资源、6757门职业教育精品课程、2.7万门高等教育优质慕课和实验课,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9亿在校学生不论身处城市还是边远山区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不断丰富数字教育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方法、形态,让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更好服务于育人的本质。

孙春兰强调,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愿深化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加强教育政策、数字教育标准的对接,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数字教育服务和产品,提升数字教育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构建开放共享、平等互利、健康安全的全球数字教育生态,使数字教育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为期两天,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现场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大会共举办了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变革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智慧教育发展评价4场平行论坛。

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上,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作了题为《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更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的报告,介绍了上海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经验。


2023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举行

2月15日,2023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教育部的要求,部署新学期各项任务。市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解冬主持会议。

诸葛宇杰指出,全市高等教育战线要牢牢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关键词,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治校能力水平,为上海奋力当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要胸怀“国之大者”“城之要者”,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广大市民、服务所在区域、服务高质量发展,善用上海的功能优势、先发优势、开放优势、文化优势,找准契合点、打造新亮点。进一步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强化高质量建言献策。持续提高办学质量,做强办学特色,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高校国际影响力。上好上精“大思政课”,注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更加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上海市学校按校历准时开学 全面恢复线下教育教学

2月15日,上海约165万名中小学生和53万名幼儿迎来春季学期。各高校也已按照校历陆续开学。开学前,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科学精准落细落实开学返校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线下教育教学,全力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措施。在开学前面向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发布了“一方案两指南”,要求进出校门无须查验核酸、抗原和健康码,倡导师生员工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做好个人常态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不允许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随意加码。

加强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普及,线上线下深入阐释防疫政策,广泛宣讲防疫知识,强化个人自我管理责任。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会同相关部门,录制电视节目《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第十一季)》,在开学前夕通过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广泛宣传普及劳动安全、网络安全、运动安全、校园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知识,传授应急避险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开学伊始,各校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等,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学校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主题班会、班主任访谈、导师对话、心理热线等方式,加强关心关爱,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开学校园学习生活,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基础教育】

宝山区多措并举打造“三心”开学季

宝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全面强化统一部署安排,区教育局全员参与开学工作督导检查,全方位统筹校园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落实师生关心关爱,全力打造“安心、舒心、暖心”的开学季,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开学校园学习生活。

全面开展督导检查,打造“安心”开学季。开展全覆盖走访检查。根据市教委统一部署,结合区委“大调研大排查”工作要求,由区教育局党政班子成员带队,成立10个检查组对全区305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全覆盖春季开学实地走访,重点关注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优化疫情防控方案。着眼当前新形势,按照市教委关于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制定了《宝山区教育系统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调整优化防疫举措,重点围绕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出现发热情况、校园内发生疫情的处置和康复返校、体育运动、应急心理干预、物资保障等关键环节,明确新办法、新措施,科学高效统筹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开展应急演练。组织全区学校对师生员工开展疫情防控、风险防范应急演练和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风险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对学校发生疫情、突发应急事件后的各环节处置进行应急演练,确保所有关键岗位人员掌握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把控关键环节,提高实战能力。健全校园安防工作机制。加强全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明确职责分工,压实每所学校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人,督促学校在开学前与属地社区、医疗机构及公安部门等提前对接,及时发现解决堵点和漏洞,提高转运效率,做到“点对点”“人对人”流畅对接。

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打造“舒心”开学季。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要求全区各校加强教情学情研判,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明确要求开学两周内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测试,同时依托宝山教育“未来宝”数字基座,保障无法到校学生的学习,安排个性化在线答疑,提供详细的课件、讲义、作业等电子文档。做好线上线下转换衔接。完善全区学校教育教学应急预案,鼓励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一日课表,充分发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优势,做好授课教师统筹安排。支持各校合理选用“空中课堂”“双减”课后服务等资源,依托宝山教育“未来宝”数字基座适时推送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资源等各级各类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同步推进和及时高效转换衔接的准备工作。推进数智赋能“双减”。加快全区“三个助手”(备课助手、教学助手以及作业辅导助手)智能化应用水平,构建“课堂教学1加1、课后辅导1对1”教育新范式。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对“智慧同侪课堂”的支持,运用宝山教育“未来宝”数字基座和智能教学助手开展分层辅导和薄弱知识专项辅导,着力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并为实施个性化辅导、高效开展教学质量监测、推进智能化课堂研修等提供支撑。

关爱师生身心健康,打造“暖心”开学季。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开学前后各1周的时间内,组织所有师生员工开展健康自测,如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停止返校。继续坚持每日晨午检、传染病疫情报告、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鼓励师生员工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加大物资储备力度。根据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监测需要,储备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根据师生员工日常防护需要,确保储备2周以上的常用防疫物资。有外省市住宿生的寄宿制学校动态储备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并根据防疫要求和学校实际,储备足量的生活必需物资。强化师生关心关爱。依托“全员导师制”和“智慧主动健康”平台,切实做好开学前后的心理疏导,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和心理状态,缓解学生开学焦虑。重点关注突出心理问题,动态开展心理排摸,依托心理健康教师以及专业力量分类开展对症防治,强化心理疏导。组织开展多样化、系列化的心理健康课程辅导,通过“空中家长课堂”“未来宝家长学堂”“未来宝电台”“行至会客厅”,定期面向家长、班主任、全员导师等开展心理专项培训,完善家校社协同工作机制,坚决防范校园心理危机、极端心理事件等。


 

【高等教育】

复旦大学建强新时代马院  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复旦大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守正创新推动马院、马学科和思政课建设跨越式发展。2016年,马院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院和上海首批高校示范马院。2022年,马学科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全国唯一新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学科。

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好政治责任。党委靠前指挥,坚持把思政课作为第一课程、马学科作为第一学科、马院作为第一学院,校党委书记定点联系马院,近两年14次深入学院、走进师生,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加强党建引领,配强学院班子、强化党委政治功能发挥,全面实施“双带头人工程”、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创设基层教研组织“三集三提”运行机制,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落实政策保障,单列成立马理论学科人才评议小组,划拨2幢楼宇改善发展空间,按师生比1:350配足思政课教师。

做强学科引领,创新有组织科研。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两大工程”,党的十九大后,组织全校40多位知名学者、200多人开展多学科大团队攻关,“两大工程”已完成一期建设,目前正对标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实施二期建设。发挥“雁阵效应”,通过“两大工程”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13个一级学科系统布局,以马理论学科为“头雁”、引领带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繁荣发展,更好服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加强融合创新,实体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望道研究院,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发展机制,支撑马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

做优关键课程,深化四贯穿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聚焦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课纲被教育部全国推广,连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教学成果特等奖;夯实主干,建好本硕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必修课;繁荣枝叶,打造以“四史”为统领的选择性必修课体系。优化师资队伍,落实“六要”标准、坚持引育并举,打造信仰坚定、功底扎实、质量兼优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把立德树人要求贯穿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涌现出一批理论骨干和教学能手。优化教材体系,根据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与时俱进编印活页讲义,围绕“马工程”教材编撰教辅材料,针对现实问题编写辅学读物;推动“两大工程”研究成果向育人转化,一期已建设课程9门、教材14种;组织实施《政治经济学通史》《红色文献中国》等重大项目,打造经典传世之作。

做实辐射功能,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和城市精神品格的研究传播转化,命名马院本科班为“望道班”,倾力培养“宣言精神”忠实传人。在擦亮上海红色文化品牌上下功夫,在上海各方支持下挖掘弘扬复旦红色基因,打造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为核心的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全力参与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上下功夫,发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教育部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功能,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积极服务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高质量咨政服务上下功夫,完善国情调研机制,加强马学科和党建领域智库建设。


 

【终身教育】

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成立

2月14日,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揭牌成立。作为上海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新时代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该中心将联合全市继续教育力量,围绕“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学习型社会”,完善和优化高质量继续教育体系建设、提升继续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继续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协助相关部门统筹开展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规划和研究,建立和完善上海市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评估和质量体系,深入推进“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的内容供给、师资培训、方法研讨和服务协调,为新时代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研究和管理服务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