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影视教育主题论坛”在沪举行

发布日期:2021-10-26 字体 [ ]

10月26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影视教育主题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光影百年致初心 伟大精神代代传”为主题,共同研究探索新时代如何深化落实教育部、中宣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中的育人作用。

本次论坛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普陀区人民政府、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化教育馆等电影周主、承办单位领导,各有关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宣传影视、文化出版等部门领导和嘉宾,以及上海市各区相关代表等出席论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指出,‌‌加强影视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提高学生人文底蕴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一直以来教育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十分重视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各地‌‌在中央的指导下,在影视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对于下一步如何加强影视教育工作,他提出一要聚焦主题主线,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二要借助“双减”落地,推动影视教育深入开展;三要‌‌生产精品电影,发挥优秀影片的育人作用;四要懂得运用资源,强化影视教育条件保障。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开创新时代影视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普陀区副区长王珏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镌刻着鲜明的印记。普陀又是一片红色热土,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区域发展的革命历史为中国影视发展提供了生动资源,这些影像为普陀学生的成长烙下红色印记。近年来,在市教委的指导下,普陀区以影视教育活动为抓手,以影视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以影视育人平台引入为支撑,全面探索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新形态,积极开发影视教育特色课程,使影视教育从校外走入校内、走入课堂,以“影”为媒,以文化人,为学生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

本次论坛分为主旨报告与圆桌论坛两个环节。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育电视台影视剧及纪录片中心主任刘婷从聚合资源创新影视教育内容,开展影视教育进校园活动,多屏互动助力影视教育品牌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在中小学影视教育中的新探索。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付海钲介绍了组织开展特种电影公益放映活动“光明影院进特校”,让盲、聋等残疾儿童少年感受优秀影片魅力的经验。中国电影出版社副总经理汪帅红介绍了出版制作《看电影连环画学党史》系列丛书,以连环画的形式润物无声地向孩子们讲述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的做法。电影《红船》总策划、监制郑重交流了如何通过电影讲好建党故事传承伟大精神、发挥影视育人的作用。爱奇艺副总编辑毕羽西介绍了社会责任项目“光影助力成长计划”,该项目在多地为孩子提供了平等、便捷的观影渠道。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实验区代表、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德育处副处长汤韬介绍了浦东新区在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的基础上,整合特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聚焦浦东开发,传承红色基因;丰富活动形式,深化教育内涵;打造特色课程,唱响爱国旋律,引导浦东学子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学习实践,早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的做法。

以影视教育为载体,建立多方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形成多维立体的影视教育格局,是文化与教育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黄军就如何加强优质影片资源供给,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观影指导,提高其审美能力、评论能力发表了看法。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孙向彤谈到了面对各类新媒体频出,传统的影视教育和电视媒体如何在资源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度挖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成人成才。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二级巡视员贺承瑶就如何从教育行政层面推动文教结合、影教结合,如何为相关领域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创设机制保障发表了看法。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校长崔世峰交流了如何加强影视教育队伍建设,如何更好地利用影视教育资源,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浙江省杭州市严州中学教师赵光明谈到了如何立足课堂主阵地,将红色影片中历史事件、革命精神等融入学科教学。来自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高三4班的学生代表欧阳王子结合自身参与影视教育活动的情况,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最触动心灵的瞬间,以及鲜活的影视教育素材带给自己的成长;对比“红色影片”和“网络剧集”的观影感受,真实描述传统影视教育在当下青年一代眼中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