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索取号:AA4902000-2005-002            发布日期:2005-01-26字体 [ ]

  为适应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经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04年本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完成郊区355所小学、初中教学设施改善的市府实事项目。本市共投入1.58亿元,实际完成423所小学、初中的课桌椅更新、多媒体和电视机等增配、图书添置等工作。
  二、大力推进“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组织专家组深入相对薄弱初中进行分析、指导,召开区域推进会、现场会等,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并开展对提前完成“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10个区的督导验收。
  三、研究制订有关措施办法。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等8个部门正在联合研制《关于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基本确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为:实现区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均衡;小学、初中、高中学段之间发展的基本均衡。拟采取以下主要措施是:
  (一)义务教育纳入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十一五”规划制订,规划好新一轮教育结构和设点布局,实施2004年颁发的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公建配套教学设施建设。
  (二)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全市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分别调整为320元和400元;调整财政支出中义务教育经费比例,全市建立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并随着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逐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建立市财政对财政相对困难区县实行义务教育最低生均经费保障的转移支付机制,区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落实《上海市实施〈教师法〉办法》中关于边远农村学校教师职务工资向上浮动一个档次的规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津贴补贴制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市、区县、学校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和进修活动,转变教师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师德修养。逐步建立教师以及校长交流轮换制度,使辖区内师资水平大致均衡。加强教研和科研,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五)加大对郊区支教力度。加大市区、近郊区与远郊区挂钩结对力度,市区选派优秀教师到远郊支教、讲学,远郊区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到市区中小学挂职锻炼和跟岗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