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老年教育,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推动特大型城市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上海户籍老年人口目前已突破435万,占户籍总人口30.2%,高出全国14个百分点,且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态势。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540万,占户籍总人口36%。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12月20日,教育部会同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文化部在沪召开老年教育工作座谈会。据悉,上海自1985年开始探索老年教育工作,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
以“办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为理念 基本形成了“就近、便捷、快乐”的上海老年教育特色
主要体现在:
(一)初步形成多方协同推进老年教育的局面。老干部局、民政、教育、文化、工会等部门齐心协力推进老年教育。目前,已形成了4所市级老年大学、60所分校和系统校、21所区级老年大学、222所街(镇)老年学校、5139个居村委学习点,以及167个养老机构学习点组成的市、区、街镇、居村委四级办学网络,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老年教育事业,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新格局。
(二)全面改善老年教育办学条件。2012年到2015年间,连续4年将“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分别完成了上海老年大学“东西南北中”分校建设计划和支持197所街(镇)老年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建设功能教室1500多个,制定并发布全国首个《老年学校建设指导标准》,使上海老年学校的办学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构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为了夯实老年教育的发展基础,促进老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内涵发展,依托市级老年大学和高校,组建了“理论研究、素质教育、教材研发、团队指导、信息中心”等11个老年教育指导中心。启动了师资库、资源库建设,完成首批100本“上海老年教育普及教材”的编写工作,该套教材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为“2016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
(四)不断丰富老年人的学习形式。为了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本市积极创新老年教育形式和载体,努力拓展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在完善四级办学网络的基础上,上海市建立了“上海老年人学习网”,积极推进老年远程教育;整合科技、文化、宣传等资源,创建了上海市民体验学习基地,引导老年人参与体验式学习;根据老年人学习习惯,培育老年人学习团队,鼓励老年人参与团队学习;在街镇社区,还产生了一批“名家坊、乐龄讲堂、睦邻学习点、网络学习圈、村民周周会、乡村宅基课堂、百姓学习中心户”等基层学习组织。
截至2016年11月,上海市参与老年学校学习的人数达到78万人次,参加远程老年教育人数56万人,老年学习团队2.4万个,参与人数68余万,参与各类讲座等学习活动的人数超过527万人次。初步形成了“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年教育格局。
积极落实《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 努力建成“覆盖广泛、社会参与、资源融通、灵活多样、优质均衡、充满活力”的现代老年教育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上海实际,本市制定了《上海市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本市老年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主要是:
(一)达到一个目标:坚持社会多方参与,倡导“在学习中养老”,力争到2020年,实现参与老年教育人口达到全市老年人口总数40%。
(二)实现四个“翻一番”
一是促进老年教育参与人数翻一番。老年学校学习人数达到120万人次,远程教育学员人数达到80万人次。
二是新增老年教育街镇学习场所数量翻一番。将在“十三五”期间新增老年人社会学习场所300个,新增“养教结合”学习点100个。
三是培育老年人学习组织数量翻一番。培育线上线下的各类学习组织5万个。
四是老年教育网上学习资源翻一番。构建老年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老年教育课程达到2500门;依托老年教育微学网站、微课、微讲座、微学堂、微视频、微杂志等,使老年人方便地获得学习资源。
(三)促进五个“更加”
一是倡导“在学习中养老”,终身学习理念更加普及。二是完善老年人学习场所,老年教育体系更加完备。三是集聚优质学习资源,学习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四是推动内涵发展,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五是拓展教育形式,老年人学习途径更加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市在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六大项目,它们是:
一是实施老年人学习场所倍增项目;二是实施老年教育师资分层培训项目;三是实施老年学习资源配送项目;四是实施老年人学习组织培育项目;五是实施老年教育信息化项目;六是实施老年教育志愿者培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