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沪府发〔2014〕57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公布自2017年起四校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办法。
《实施意见》指出,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2014年,上海市被确定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将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推进改革。
《实施方案》指出,要“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
上海市已从2014年起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按规定,本市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不少于90天,其中志愿者服务不少于60学时,为高校选拔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9月9日,全市已认定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729个,共提供学生实践岗位375911个。各高中学校均已与基地签约,已签约基地数为1682个。已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99974人,已完成志愿服务总时长4299074学时,已完成公示4170481学时。其中:95%的高三学生参加了志愿服务,86%的高三学生已完成高中阶段累计志愿服务60学时的要求;91%的高二学生参加了志愿服务,53%的高二学生累计志愿服务已达40学时。高一学生因刚入学,学校正在上报学籍信息,待学生学籍信息建立后,将根据要求安排高一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令人欣喜的是,上海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也推动了高中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社会调查等研究实践活动,高中研究型课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自主投身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上海高中生的学习新风尚。根据今年6月针对上海市当时高二年级研究型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显示,本届高三学生在高二年级末的时候已有12057个研究课题,其中188所高中做到人人有课题(占全市高中总数的74%)。
4校的高校招生中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办法的基本原则有四项,一是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严格规范程序,强化监督,确保机会公平,程序公开和结果公正;二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握学生个性特点;三是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特色,致力培养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人才;四是构建高等学校科学选才制度,增加学生选择权,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增强高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
4校将遵循《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自2017年起,在“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下,重点参考使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分别将在“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校园开放日”和“秋季招生”中使用。另外,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将在“春季招生”、“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