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国造大船,上海交大三代师生心系海洋强国梦

发布日期:2020-01-12 字体 [ ]

新华社客户端报道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由谭家华教授等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4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不仅极大推动了我国近代在造船、海洋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布局,也为行业输出了大量优秀的领军人才。

其中,以我国首位造船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谭家华,“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为代表的三代师生,带领着他们身后一批批年轻团队立足优势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产学研用,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110教研室是学校编号第一的教研室,也是现在的船舶设计研究所,一直从事开创性的高技术船舶和装备研发,曾开发过“胜利二号”钻井平台、首艘大型双体客船“瑞昌号”等船品,也研制出“航绞2001”“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

杨槱是我国当代船舶工业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战火中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奔走于课堂和船厂,辗转于造船和教船之间,1955年大连工学院造船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后,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造船系主任,63岁那年当选为造船界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槱院士的学生谭家华说:“杨先生今年103岁了,他还牵挂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年轻人的培养,把自己的存款捐出来成立杨槱基金,奖励将来要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做贡献的年轻人。”

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的谭家华,一直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他主攻新船型研究与开发、海上施工技术和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承担和参加的科研任务80余项,获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著有《管理运筹学》等教科书,发表论文130多篇。他是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总设计师。

我国疏浚需求大,挖泥船曾长期依赖于进口。近年来,谭家华领衔的项目组共设计大型绞吸挖泥船63艘,年挖泥能力超过10亿立方米,年产值超过百亿人民币。这批大型绞吸挖泥船已成为我国疏浚行业的主力军,在一带一路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在海洋战略的一些核心区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我们研制的挖泥船首次挖掘岩石的工程是在广西防城港。当时谭家华老师已经65岁了,但他还是坚持带领我们出海上船,现场考察挖掘岩石的工作状况以及船舶设备的运行状况。”谭家华的学生何炎平回忆说,“谭老师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开拓。他主持开发了国内广泛应用于水下地基处理的‘软体排铺设’装备和技术,是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和倡导者。”

上海交大船舶设计研究所现任所长何炎平是我国船舶工业的翘楚,主持设计了世界最大的重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新海旭”和“新海阳”。

何炎平告诉记者:能取得目前的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集体团结的氛围。“不计得失、拧成一股绳儿把事情做好是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我们所的每个人这十几年的加班不计其数,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虽然很辛苦,但每个人仍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因为我们不仅仅想完成任务,更想要做到最好,我们希望做的每一条船都有新的进步。”

2018年起航开赴远海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海旭”号绞吸挖泥船已经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它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它总长138.0米,总装机功率261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船舶的核心设备: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实现国内设计、制造。“新海旭”的成功,也标志我国已经形成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形成了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总装建设和核心配套设备建造的完整产业链。

海洋强国梦,激励着杨槱、谭家华、何炎平等一代代师生,激励着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与兄弟单位合作,默默用近20年时间走过了别的国家100多年的发展之路,几代人用实干和智慧攻破了泥泵、绞刀头、定位钢桩、集成系统等一项又一项技术,让我国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和制造从跟跑到开始领跑世界,并带动了整个制造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也是上海交大造船系的校友,与今年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都来自同一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消息传来,上海交大师生备受鼓舞。校园里一直流传着黄旭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在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等事迹,他献身国家核潜艇事业的精神更激励着广大师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