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空中课堂、课后服务 上海落实“双减”新举措

发布日期:2021-09-03 字体 [ ]

“双减”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日前,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上海市教委出台永不落幕的空中课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等六项举措,着力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好地服务学生差异化教育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作业是家长和学生感受度最高的学习任务,为继续加强作业管理工作,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上海将分类控制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做到“小学书面作业不出校门、初中疑难作业不带回家”。

记者发现,在长宁区,由骨干教师共同开发的多形式、多层难度优质作业在全区范围内分享,各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校本化调整,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发挥作业反馈的指导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和成长的良性循环,体验“个性发展”。

对于完成基础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市教委要求学校开展个别化辅导,并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作业和学习资源推送机制。全新升级的上海教育品牌——“空中课堂”遴选优秀教师建设重难点讲解教学资源,为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制作重难点名师精讲课,讲解难点。

新学期,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也将再次升级,推行“5+2”模式,即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方便家长接送孩子。

“我们首创了学习时刻、自主时刻、温馨时刻课后服务‘三段式’服务样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上海市静安区和田路小学校长张军瑾告诉记者,“三段式”服务自2019年起就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在校内创新作业设计让学习更生动,在课后开展团队主题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在温馨时刻引导学生践行劳动教育,培养劳动观念。

面对学校面临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需要的情况,和田路小学也正在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为了兼顾教师生活与工作合理安排,学校对部分班主任、承担课后服务时间较晚或课程任教门类较多的教师实行一小时弹性时间,错峰上下班。”张军瑾告诉记者,学校还引入优质专业资源,建立创造教育人力资源库;成立设计师、艺术家、科学家联盟,以购买服务、资源互换、优势共享的方式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和田路小学—市北初级中学—市北初级中学(北校)这个紧密型集团优势,在课后服务中共享集团优质资源,依托教师跨校流动、跨校教研等机制,加强小初衔接,实现两个创新作业贯通和实践活动贯通。

目前,上海已实现100%公民办小学都开展了课后服务,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总数达到67.6万人,约占全市小学生在校生数的78%,有4.9万小学教师参加了课后服务,占本市小学教师总数的80%。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