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体育受到更大重视,2021年秋季新学期起,上海推行小学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初中每周开设4—5节体育课,落实义务教育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锻炼1个小时的规划目标,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重中之重。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上海义务教育教师重要供给地,适应“双减”形势,实施了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方向)微专业建设,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引导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通过3年标准学制修读由480个学时、30个学分构成的体育教育“微专业”,系统掌握体育教育领域核心知识和技能,使师范生今后在开展小学学科教学的同时,还能胜任“兼职体育教师”。目前,微专业已覆盖教育学院2019级、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各160名学生。
一、制定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强化跨学科协同育人,构建体育教育微专业三个阶段培养方案,促进教育、体育学科专业双向交叉、多维协同,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小学学科教师。第一阶段是“兴趣”模块。在该阶段,学生必须修读《大学体育》,在两个学年内从《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武术》5门公共体育课程中修读4门。完成该模块学习后,学生可获得相关体育知识与技能,具备完成国家规定公共体育课的能力。第二阶段是“乐趣”模块。该阶段开设《体育教学概论》《保健体育与健康教育》《早操创编与基本体操》等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师范生组织课外或课余体育活动、体育运动伤害预防和紧急处理、校内体育赛事裁判和组织等能力。第三阶段是“志趣”模块。对有相应志趣和能力的学生,可在前两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田径裁判、组织与教学》《运动训练学》《体能游戏》等6门体育教育专修课程,习得体育带训及赛事活动组织等能力,获微专业证书。三个培养阶段循序渐进,过程中师范生可随时选择退出。据统计,2019级有16名学生已确认“进阶”,将修读完3个阶段课程并获微专业证书。
二、明确能力为本的教学目标。上海师范大学组建专门工作团队,针对微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深入调研,全面了解上海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求,融入前沿体育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实现全员必须胜任课后服务的体育活动组织与看护、部分师范生可胜任体育锻炼、体育游戏等简易课程教学组织、少数师范生能胜任体育科目专业课程教学这三个进阶目标。基础素养方面,确保修读微专业的师范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体育修养和科学基础,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基本能力方面,确保修读微专业的大学生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熟悉小学体育的具体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学校体育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能力方面,确保修读微专业的大学生系统掌握小学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方法,掌握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兴趣需要、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科学设计和组织学校体育活动。
三、强化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通过加强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群学习和实施一系列教学方式改革,促使学生养成的体育核心素养更加适应上海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的学校体育课改需要。改革课堂授课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和职能,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促使学生在胜任主修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小学生成长需要,设计和带领小学生开展因地制宜、便捷的体育活动。改革课程设计,为小学教育本科生设计了三阶段微专业模块化选读方案,替代小学教育师范生原培养方案中必须修读的“公共体育课模块”“通识选修课程模块”,增加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复合能力、综合素养。同时,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体育课程标准,对微专业体育课程进行适切性的开发,如开发设计了木兰操、脊柱健康操创编、常见体锻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小学体育赛事活动的裁判与组织等个性化、实用化的符合非体育专业的师范生修读的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教材,构建以人为本的“自主”学习模式,编撰出版《你好,大学体育》《学龄儿童体育健康教育》等教材,确保内容先进,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新颖的教材,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形成资源融通的保障机制。通过拓展课程的形式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促进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创建新型教学模式,立足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重体育个性化发展,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统筹开展微专业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进一步做细、做大、做强品牌,提升微专业影响力和辐射面。打造特色师资队伍,在体育学院挑选基础理论较好、专项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培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干的师资队伍。同时,针对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突出的学生,专门为其配置运动专项训练专业教师,加强针对性训练和教学。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将小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特长与体育学系在体育运动组织管理方面的特点有机结合,围绕培养宽视野、厚基础、强能力、数专多能的小学体育师资,深化教学改革,促使课程内容覆盖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裁判组织等各方面,着力为加强新时代上海学校体育工作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