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引起上海教育系统强烈反响

发布日期:2020-10-14 字体 [ ]

10月14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的五大历史性跨越,总结了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提出六项明确要求,对经济特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部署。上海教育系统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反响强烈。

一、深圳40年创造的发展奇迹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经济特区40年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充满力量、激动人心、指明方向、催人奋进。这是我们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总书记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当前,上海教育系统正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持续深化内涵发展,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优质发展、创新发展。上海教育系统将按照既定目标,以钉钉子的精神真抓实干,以扎扎实实的成效做出新作为,争当全国教育改革探路者、示范者、引领者,彰显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和创新策源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表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深圳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深圳的成功经验具有广泛的借鉴推广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培养高质量人才而言,高校要紧盯市场需求,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与国际社会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才能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教授杨连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深圳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实现了五大历史性跨越。40年来,深圳经济增长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人均GDP位居全国一线城市之首。经济特区40年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是经济特区实现再一轮腾飞的重要基础。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深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托制度优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力强,新兴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主导,形成完备的全产业链优势。同时,民营经济主导之下高新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借助数字经济助力产业内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催生新型产业模式。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深圳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全国国企改革示范之一,助力产业结构转型。深圳开放经历了从特区建设探索式开放、到入世高水平开放的过程,开放创新是维持深圳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借助WTO带来的便利,对外开放的层次不断提升,深圳率先打破以比较优势决定国际产业分工的观念,初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模式。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深圳具有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研发基础优势,创新模式具有明显的“六个90%”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已然成为深圳经济的重要引擎。此外,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也成为深圳科技创新助推器,产业科技创新动态演进的“深圳模式”成为全国创新示范。

二、深圳经济特区40年探索积累宝贵经验弥足珍贵,新目标振奋人心

上海师范大学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表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正是不断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需要我们高校的党员、干部永葆改革开放“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受教育,也深感鼓舞。深圳从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成为速度、效率、改革、创新的代名词,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党和政府直面挑战、主动选择的结果,体现了党对治国理政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的探索、理解和运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将继续高举改革创新的时代大旗,始终保持创业初期激情,热情拥抱改革支持创新,把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做到改革路上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践行者。职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类型,与国家、地区、城市产业发展息息相关,高质量职业教育有诸多重大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将以改革促动力、创新谋发展,努力掌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开创属于职业教育的新奇迹。

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金春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这是对特区的期望,同样也是对上海的鞭策。作为一名身处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前沿的基层学校干部,我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担当,我会从总书记讲话中汲取精神力量,发扬浦东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奋斗精神,敢于在现代学校治理、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五育并举”等方面走出新路,办好家门口百姓满意的好学校,培养好一代浦东学子,为浦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教育人的贡献。

三、上海教育系统将勇担重任,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毛雁冰表示,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准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的十条规律,为目前复杂的国内国外经济形势下,如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将倍加珍惜、长期坚持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商业数据系副教授、专硕办公室主任傅毅表示,我去过很多次深圳,感觉每隔几年城市发展就有很大变化,深深感受到了特区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特区经济发展十条经验的总结,高屋建瓴地点明了特区在党的领导下,短短40年翻天覆地的发展全貌,令人热血沸腾。40年时间,在党的领导下,特区建设者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将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特区的发展经验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人民最大的福祉。作为一线教师,应学习深圳建设者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开放革新的精神,在立德树人的三尺讲台上、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海进才实验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张益芳表示,40年光阴,一座城市凝聚着中国梦的时代追求,映照着改革开放的艰辛路程和巨大成就。一代又一代的拓荒者、奋斗者,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创新之城”。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与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应当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及青少年坚定“四个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带领全体师生持续创建上海市和谐校园,为学校2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金奕杰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备受鼓舞,也更加坚信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中国完成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也必将总结历史成就,积极投身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朝一日能为我国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