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创新合作办学模式 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

发布日期:2021-01-22 字体 [ ]

普陀教育以“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激发学校内生动力”为抓手,探索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实践,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学区化集团化教育党建共同体”工作模式,为“十四五”期间普陀教育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探索同学段集团办学模式。组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通过核心项目《TOK课程与小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引领,推进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的集团化整合,融合TOK课程与小学教学,形成三大研究子项目。以“柔性流动”“集团培训”方式,整合集团教师资源,建立以集团内4位区学科带头人、2位区高级指导教师为主体的集团内优质师资柔性流动机制。整体提升集团内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新入职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入职前教育及教学培训,对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月度主题培训。组建以新普陀小学为集团总校,区域内3所小学为成员单位的新普陀小学教育集团。总校与1所成员小学构建紧密联盟式组织架构,同一个法人同一管理团队。总校与另2所成员小学构建项目联盟式组织架构,以《借鉴国际课程要素优化主题式综合活动的设计与研究》核心项目为引领,侧重集团化背景下的管理制度探索,着力“齐管”,在兼顾成员校实情的基础上,成立了集团联络中心、项目研发中心、队伍研训中心、资源保障中心,以“四中心”的内部管理架构,推动集团内部的“管”有章可循、“行”有法可依。

探索跨学段集团办学模式。由曹杨二中牵头,联合区域内9所学校组成曹杨二中教育集团,探索多模式、多层次管理组织架构。曹杨二中参与集团内2所承办校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管理,并统一管理承办校干部,形成紧密垂直式组织架构。曹杨二中与区域内5所中小学组成联盟或协作组织,通过合约或项目形式进行事务管理,创建松散联盟式组织架构。以学校间对口托管形式,将区域内一所中学托管给曹杨二中,以党政干部双向培养方式,向薄弱学校输出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打造托管式组织架构。

探索跨区域合作办学模式。以“品牌输入、团队帮扶、资源共享”为目标,与浙江省桐乡市、贵州省贵阳市开展跨区域合作,在当地共建“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和“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贵阳实验小学”。联合组成学校理事会,共同管理学校,打造以外语教学为特色的现代校本课程群,构建“亲师合作,家校共育”的德育工作机制,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品牌打造的联动互通。与嘉定区合作,输出武宁路小学优质资源,创办上海市嘉定区武宁路实验小学,按照普陀推荐、嘉定聘用的原则选聘该校法定代表人,实现同步管理。

探索联合体办学模式。着力挖掘桃浦教育联合体办学的“三通”“五联”机制,通过学校横向沟通、学段纵向贯通、教育内外联通,完善校际间教育硬件公有共用及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和社区体验基地建设。初步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大教育体系模式,形成街镇内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合力育人的工作新格局。如实施“教师联聘”机制,联合体内各成员单位以一个学年为单位,根据本校师资情况上报流动需求,经联合体领导小组集体商议,确定流动对象及流动方向,流动教师的人事关系仍保留在输送单位,通过区教育局专项奖励费用给予相关成员单位奖励性管理津贴,既解决了集团内教师的结构性短缺,又为联合体教师柔性流动提供充足、优质的教师资源,进一步扩大优秀师资辐射面。

探索高校教育资源溢出转化模式。以“公益导向、平等互助、文化引领、特色发展”为原则,促进环华东师范大学优质教育圈各个成员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利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在教师培养与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探索开展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定制化”培训,实行系统学习和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模式,组建学习共同体。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探索实施 “教育硕士培养专项计划”,建立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教育硕士培养机制;充分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开发理论、经验及专业学科背景,打造基于区情及需求,关注学生差异与多元成长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