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19年第16期

发布日期:2019-10-18 字体 [ ]

目  录

【基础教育】

浦东新区教育局七项举措力促戏曲进校园

普陀区教育局以点带面,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

【高等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四项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同济大学服务大国战略工程,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对口支援】

上海海洋大学结合“扶贫攻坚 乡村振兴”,落实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

【简讯】

【基础教育】

浦东新区教育局七项举措力促戏曲进校园 浦东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课程开发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品牌活动为抓手,以评估评价为导向,全面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形式多样。通过特色评选等指标推动,戏曲学习长廊、学习园地、校园橱窗、戏曲文化墙、戏曲课间音乐等方式传播戏曲知识,营造戏曲进校园文化氛围。二是线上培训。开通戏曲网络接入端口,建立德育教育戏曲进校园微信平台,开发线上知识学习、名段欣赏、活动信息及报道等功能,增强文化自信。三是研发读本。根据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戏曲内容、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研究学生戏曲教育通识读本,开展戏曲通识教育,完善戏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四是名师名家。建立十大剧种的名师名家专家库,提供策划、实施、评估和发展等方面的策略和意见,培养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千人规模专兼职教师队伍。五是院校社团。重点扶持十大戏曲名师基地学校、特色校和各戏曲社团,做好艺术团、兴趣社团与专业院团的联系,为拔尖人才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六是宣传媒体。积极依托区电视台、浦东时报、教育局网站等媒介,多方位、多途径宣传戏曲教育,扩大影响力。七是完善机制。理顺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评估机制,制订相应戏曲特色校评价体系,统筹安排戏曲进校园工作专项经费,加强经费监管。(浦东新区教育局)

普陀区教育局以点带面,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 普陀区在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推进过程中,注重以点带面,遵循“立足需求、聚焦问题、多方协力”的原则,将兴陇中学、宜川附校、武宁中学、怒江中学4所实验校的良性发展作为突破口,探寻区域提升初中整体办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和推广经验。在由市教委组织召开的“强校工程”二片区(普陀、浦东、杨浦、崇明)交流研讨会上,市级指导专家一致认为区、校两级各项工作充分凸显了“实”“引”“准”的特征,有效激发了学校的内在动力,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多轮调研,聚焦关键问题。全面摸清学校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聚焦关键问题和环节做好结对指导工作,形成破题的带动点。同时各实验校驻点指导专家开展深入指导,帮助学校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二是多方联动,提升内涵水平。完善外引内培机制,充分利用双名工程有机融入、特级校长流动机制、区校长培养工作坊、第五轮学科团队建设等方式,提升实验校管理水平和学科指导团队力量。指导各校立足实际,聚焦核心项目,加强校际间的联合研修和攻关,提升发展内驱力。三是多措并举,加强制度保障。设立加强初中建设专项经费,充分满足实验校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以及转变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并且在人员经费方面向实验校及支援校倾斜。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区域重点单位、区域项目与实验校的对接,提高集团和学区内优秀干部教师柔性流动到实验校的比例。加大招生政策的规范引导,保障实验校生源水平。(普陀区教育局)

【高等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四项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办公室负责主题教育的具体组织协调和相关落实推进工作。二是成立12个校内巡回指导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巡回指导组负责各二级单位主题教育指导推动工作。压实工作责任。一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学习研讨、带头听取意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整改。二是把抓好主题教育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三是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使主题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坚决防止和杜绝形式主义。抓好问题整改。一是采取项目化方式,结合巡视、巡察、专项检查,逐一明确具体整改措施、责任分工、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实行动态管理,对账销号,逐项抓好整改。二是组织党员对照党章,对照“两准则”“一条例”,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查找党员意识、担当作为、服务群众、遵守纪律、作风发挥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逐条列出问题,逐项整改到位。三是强化问题导向、求解思维,把“改”字贯穿始终,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剖析中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创新有效形式。一是做实教育内容。结合党校干部培训,将主题教育融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小组研讨等方式,帮助党员、干部切实掌握主题教育的各项要求。二是强调学习思考。学校层面开展为期3天的主题教育读书班,安排4场导读报告,2场分组研讨。三是丰富教育载体。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采取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好案例教育、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充分结合时事,把主题教育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起来,倡导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历史、不忘初心。(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服务大国战略工程,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打通人才培养全链条。同济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将国家建设需求置于首位,具有前瞻性地布局众多前沿学科和领域,为国家发展贡献了大量紧缺人才。一是树立与祖国同舟共济的红砖精神,培育奉献型人才。在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全面协同,增强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全面协同与融合,把思政培育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又红又专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学校引导毕业生赴“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2016年以来,学校毕业生赴重点领域就业比例超过60%,赴西部就业人数每年超过300人。二是打通学术实践全链条,将论文写在工地上,培育实干型人才。学校将专业培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课堂不仅在教室内,更在实验室和工程项目里,引导师生以把“论文写在工地上”为荣。边学边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是同济大学的一大特色,这一模式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一流人才。学校还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贯通,建设60余个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借助开放性自助实验服务系统全天候满足学生实验需求,大幅提高师生综合实验与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构建大类招生,解决选人生痛点,培育跨学科通识型人才。学校近年来在本科教育中不断强化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联动的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设立新生院,在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的基础上深化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跨学科选修,实现知识交叉融合。

面向未来建设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发扬冷板凳精神,加强前瞻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校重点围绕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领导力和全球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升育人成效。为适应未来国家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之需要,学校在道路工程专业中,开展了机场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储备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北京大兴机场的修建,许多骨干都是该专业的毕业生。二是设置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双创为核心的大实践平台针对未来国家和社会治理、工程管理和建设中面临越来越多的复杂、跨学科难题,同济大学通过交叉学科管理体制机制及平台建设、交叉学科自主研究专项等方式,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将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相融合,构建涵盖科学研究、招生、培养以及学科设置等多个方面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聚焦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实现“100%学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50%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学程,1%学生创办优质的创业企业”的目标。(同济大学)

【对口支援】

上海海洋大学结合“扶贫攻坚 乡村振兴”,落实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 近日,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结果公布,上海海洋大学以组团攻坚助推西藏亚东县脱贫摘帽形成亚东鲑鱼特色支柱产业为题材报送的“一条鱼带动了三乡镇156户442人脱贫”项目以第一名顺利入选。学校结合服务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早谋划、齐动手、出实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早谋划,利用暑假筹划主题教育。作为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单位,学校在暑假即开始着手准备主题教育。今年8月,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率团赴西藏、青海等地调研学校在当地的扶贫项目情况,分别与上海市援藏、援青联络组领导进行汇报和会谈,共同谋划学校在西藏亚东鲑鱼精准扶贫和产业援建、青海门源冷水鱼繁育与育苗项目的推进事宜,并决定在主题教育期间把扶贫工作继续作为主要抓手进行深入推进。

齐动手,多方协同加快工作进展。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依托双一流建设的优势学科水产学,组建亚东科技服务团队,先后派出4名教授、2名高工、2名讲师、4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深入生产一线。根据亚东鲑鱼的繁育规律,形成人员轮值工作机制,工业化车间建设有序推进,将成为国内冷水鱼工业化养殖的最高建设层次和最大建设规模之一。青海门源冷水鱼繁育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成功落地并进行产业化生产,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鱼苗、建池、防疫、回收、销售为一体的冷水鱼养殖产业模式,推动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云南德宏州的河蟹,成为在亚热带地区养殖河蟹成功的典型范例。

出实招,形成可复制工作模式。针对亚东县特有的自然生态和生产实际,专家组科学论证,制定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的绿色发展战略。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繁育场地。通过整治利用河沟边坡,不占耕地、绿地、林地,实现了包括18个育苗池、45个商品鱼养殖池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养殖场地建设。二是发展设施渔业,加大产业技术体系支撑力度。多年来,学校在三峡等地开展设施渔业推广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科技服务体系和产业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技术嫁接,将成熟的设施渔业输入到亚东,解决产业发展规模化的难题。三是增殖放流,加强资源保护。向亚东鲑鱼自然栖息流域开展增殖放流,实现鲑鱼资源不降反增,有效解决特色资源大规模开发与生物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学校聚焦解决关键问题,已逐步形成凸显学校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攻克一批难题、传授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支撑一项产业、脱贫一方民众”扶贫攻坚工作模式。(上海海洋大学)

【简讯】

▲10月14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体育馆举行。来自不同学段的上海思政课教师围绕“我和我的祖国”,集中教授阐释“新思想”里的“爱国观”。(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