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清源 巧借“近水楼台”——上海市虹口区探索区域立德树人新途径

发布日期:2020-06-05 字体 [ ]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和战略部署,也为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虹口区始终践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核心理念,坚持“五育并举”,努力打造立德树人品牌新高地。

一、立德树人,从“三个维度”思考德育路径

1.历史的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抛弃传统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追溯古今,从《左传》的“太上立德,其次有功”到顾炎武的“诚信尚俭、经世致用”,立德、立功、立信是许多读书人的追求境界,也是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的养分来源。面对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必须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虹口区历史文脉悠久,红色资源丰富,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三地文化”,即: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近年来,虹口区依托区位优势,巧借“三地”平台,将立德树人教育代入到历史文脉中汲取智慧,固本清源。

2.时代的维度

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德因人而树”的价值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两个百年”目标的提出,不单单是经济社会的充分发展,更要求全民道德素质的极大提升。“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深刻提问。如何让思政课教师不再有“独上西楼望天涯”的尴尬,德育课堂也不再有“纸上谈来终觉浅”的迷惑,打破“教室围墙”,实现立德育人的“突围”,一直是虹口人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3.教改的维度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全面深化教改与立德树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求充分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实践中,“一体化”内容重复、大德育与学科脱节、德育“孤岛”现象依旧存在。

基于以上思考,虹口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提升虹口教育品质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联动”的德育推进模式。“一体”即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两翼”:“一翼”是守好课堂主渠道,另“一翼”是建强思政主力军;“三联动”:课程-课堂-教材联动,区域-学校-基地联动,教研-培训-科研联动,努力形成具有虹口特色的学段共连,研训相通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固本清源,打造德育教育圈

1.奏好主旋律,唱响大合唱

一方面,虹口区坚持以思政课程为主旋律,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区隔,构建一体化思政课程体系,小学注重知识启蒙,重在“融入、体验、感悟”;初中关注认知认同,突出“激发、对话、明悟”;高中构建责任担当,聚焦“辨析、实践、启悟”,课程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全市率先与“华师大马院”、“上外马院”签约,构筑高中小幼思政课程一体化联盟。

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各门学科中“德育元素”,统筹协调学科德育间的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实行“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双轨制,打造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课程,并惠及全市。努力构建覆盖全、类型多、分层次、有支撑的德育课程体系。形成以思政课程为主,各类学科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新局面,唱响学科育人“大合唱”。

2.教师队伍:建高地也要补洼地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虹口区一贯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七层级”人才培养梯队,将重点对象推荐到市“双名工程”,并通过学科高地、基地主持人和名师工作室培养出陈明青、王莉韵等一批全国模范教师、市攻关计划主持人、特级教师。充分发挥这些名师的“头雁”效应,代教“青椒教师团队”。联动区德育研究会建立德育课程“资源库”、德育课题“项目库”、德育研究“专家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逐步形成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层级人才培养模式。

配合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建立“高低对流,集团孵化”的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名师名校长向“弱校”流动,时间不少于1年,比例不低于流动总数15%,全区德育人才体系“底部”明显抬高。

3.教育时效:要速度也要加速度

立德树人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只有更快地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因势利导、与时俱进。虹口区一直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的理念,保持立德树人的时效“引擎”始终处发动状态。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虹口区陈明青和王莉韵两位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出席,陈明青还作为全国唯一高中思政课教师代表发言。对此,虹口区不仅当作一种荣誉,更作为一次教育契机,在第一时间迅速组织全区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和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官方微博等平台进行正面宣传和选树典型,《解放日报》《劳动报》《青年报》等报刊杂志也进行全程报道。

针对习近平总书记会上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讲话,虹口区再次按下“加速键”,将原师德师风“六要”考核制度进一步量化,坚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师德师风测评分解成可考核可测量的评价指标,在任务、职责、落实等方面健全评价体系,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杠”,让师德建设落地生根,并计划形成系列丛书,打通“师德建设”最后一公里。

面对年初突袭而来的新冠疫情,虹口区统一部署,沉着应对,分级打造高中小三级网络平台,发动党员、心理教师建立网络疫情陪伴互助机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倡导“网络家访”,第一时间发布官方信息,加大政策解读,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壮大网上正能量。开设微团课、微班会,挖掘身边“战疫元素”,制作抗疫微课程,短期内点击量破10万,让“云思政”跑出教学变革的“加速度”

三、巧借“近水楼台”,描绘区域德育图谱

1.滴水研珠

虹口区位优势明显,教育资源丰富。中共“四大”会址、中央宣传部党政机关旧址密布。周恩来、鲁迅等革命领导人和左翼文化名人均在虹口长期生活工作过,留下大批珍贵史料。虹口区巧借区内历史文化资源的“近水楼台”,采取基地共建、校园文化共享等方式深度挖掘区域经典文化宝藏。

教育基地共建:小课堂要走向大社会,虹口区通过多部门协作,广泛开展红色“馆、场、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将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等所有爱国主义场馆纳入到中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中,共创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15家。发布岗位1320个,持续推进“流动展厅进学校”项目,打造移动的思政课堂。《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报道和社论形式高度评价虹口区留住文化之“根”的经验做法。

校园文化共享:虹口百年老校林立,文化底蕴深厚。新生态学校崛起,办学特色尽放。近年来,虹口区全方位搭建爱国育人平台,努力打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校园文化品牌,努力让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品牌“活起来、动起来”。

身临其境的课堂体验让“行走的课堂”不再“走马观花”。如鲁迅中学围绕校本课程《走近鲁迅》,充分挖掘各学科资源,发挥集团化办学共享优势,开展鲁迅艺术节等主题教育活动。与鲁迅纪念馆深度合作,将课堂搬进场馆。又如,第二中心小学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篆刻”艺术,经过4年的“慢养”,匠心雕琢,缩龙成寸。2019年,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学生获得上海市篆刻大赛小学组一等奖。同学们在体验篆刻艺术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的情怀深刻在心中。

2.穿珠成线

虹口区在打造红色精品教育基地同时,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游学线路开发的工作,开展“虹色记忆”系列活动,开发出,4条革命场馆研学经典路线。联合区青少中心把场馆资源搬上舞台,组织高中学生自编自演《东方之舟》《赤子之心》《鲁迅在上海》《黎明之前》等系列舞台剧和话剧,连续4年作为“开学第一课”,观演人数超过13万多人次。被教育部评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案例和先进经验,开辟艺术人文新路径。

3.结线织网

伴随虹口“彩虹计划”的不断推进,“1+N”携手共建机制在全区逐渐建立起来,“1”即基地示范校与其他“N”所学校签约,形成“互助互学、共建共享”的区域德育工作网络。华师大一附中通过“四挖”——挖社区特色、挖学生潜力、挖文化基因、挖育人本质,先后签约3批共10多所学校,开展共享互助活动。

虹口区还积极打造“基地+课程”项目,推进社会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效整合。如与中共四大纪念馆合编出版《中共四大纪念馆校外教育资源图谱》。依托李白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基地+红色文化”项目;依托街道社区,打造“基地+劳动教育”项目。逐步形成“课程衔接”“社校衔接”“馆校衔接”的教育生态网络。

4.张网成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建立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基地和区、校两级家长学校,不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弘扬良好的家训家风,协同家长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钮扣。2019年,虹口区成立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虹口区一贯坚持校内外合力育人、开门办思政的方针,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机制。倡导“门门都是德育无痕课,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将德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营造资源共享、区校衔接、家校结合的育人环境,逐渐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