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复旦本科”一流品牌

发布日期:2021-01-20 字体 [ ]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领导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十三五”期间,复旦大学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将本科教育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2017年6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建设“一流本科”,颁布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复旦大学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集中体现了本科人才培养“一流目标、一流品牌、一流理念”。

目前,学校已形成党政齐抓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的格局,师生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形成良好共识,教师投入教学、学生勤勉好学的风气日益弘扬,本科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不断优化。“2+X”本科培养体系基本覆盖全校专业,本科生培养深度愈加凸显,发展路径日益多元;学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得到全国推广,“三集三提”思政课教育教学制度在上海普遍实行;有根、有魂、有效的通识教育2.0改革被誉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领跑者”;建成现代化智慧教室124间,改建集展示认知、基础实训、开放创新等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实验室5.87万平米,教学和实验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最近一轮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教育部2019年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学校申报的21个专业全部当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52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最新排名中,学校位居第34位,创历史新高,其中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师生比”“国际师资”“国际学生”三项指标逐年提升,“复旦本科”一流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改革本科培育体系 助力学生高质量发展

“2+X”培养体系是根据新时代人才成长需要构筑的厚基础、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体系。“2”从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两方面夯实人才成长基础,“X”为学生成长提供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和创新创业等多种高质量发展路径。各种发展路径由导师和学生一起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修读相应课程模块或学程,帮助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志趣实现个性化成长。

通识教育是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结合“三全育人”要求,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通识教育2.0内涵建设。一方面根据课程质量评价结果关闭师生互动少、学生参与弱的通识教育课程80多门,另一方面强化对学分学时、教学内容、教材教法、在线资源的明确要求。“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得到普及,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增加约16%,学习成效明显提高。2018年,《中国根、复旦魂——打造重实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科荣誉项目是强化版的专业进阶路径,正在成为新时代复旦大学培养拔尖人才的主要方式。参与本科荣誉项目训练的学生不仅需要修读大学分、严要求、重能力的荣誉课程,也需要在学术研究一线开展创新研究实践,通过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沿的学术视野、持久的学术兴趣和深厚的学术竞争潜力。目前,各院系已开设荣誉课程180余门,12名院士、4名文科资深教授和百余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优秀学术骨干参与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指导。已经毕业的两届21名荣誉学生均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

“2+X”培养体系启动以来,已在全校73个专业实施,开设本科荣誉项目23个、专业学程68个、跨学科学程8个、创新创业学程3个、辅修学士学位项目3个,并着手增设双学位项目。学生表示,“2+X”培养方案呈现了更灵活的高质量发展选择,能更好激发自己学习兴趣和潜能。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

2017年,学校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整体试点校;2018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完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成立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复旦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制定了《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复旦大学关于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以培养体系、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师培训、教材建设为重要抓手,实现全课程推进、分类型指导和体系化建设。

目前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已实现“三个全覆盖”:课程思政覆盖所有院系专业课程,其中示范课程412门;专业思政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同时向理工科专业快速推进;“课程体系-跨学科队伍-学术研究-实践基地-案例库建设”五位一体的医学课程思政体系覆盖所有医学生教育。学校发挥“三线联动”党建机制关键作用,实现从学校大脑中枢到教师神经末梢的一体化联动,激发教师育人活力。学校坚持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近几年的课程思政建设,学校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标杆课程和优秀教案,涌现了一大批有信念、有学识、懂课程思政、会课程思政的课程思政名师,课程思政创新理念和教法逐渐成形,广大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全校“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蔚然成风。

2018年,学校牵头的《入耳入脑入心 同向同行同频: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学校获评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整体领航校”;2020年,教育部在学校举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示范培训班”,课程思政作为学校“三全育人成果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与会者广泛好评。学校一大批课程思政名师和研究专家多次受邀在国内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发挥课程思政“复旦理念”“复旦经验”在上海乃至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复旦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关键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面向新发展时期,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形成本科教育新发展格局,促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十三五”发展成果,学校将在“十四五”期间要抓好抓实本科教育内涵建设,营造一流育人环境,实现一流育人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源:“上海教育”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