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上海教育开创思政育人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1-01-08 字体 [ ]

“十三五”时期,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攻坚克难完成多项创举,让老百姓对教育的获得感大幅提升。在这期间,上海始终将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置于立德树人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学校育人效果做得实,看得到,能触摸,可感知。

强化制度建设 打造“三全育人”体系

上海承担国家“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任务,“三圈三全十育人”的思政工作创新格局已然形成。上海学校德育工作从来不缺乏创新基因,每一步重大进展都与国家教育综合改革任务紧密联结。作为全国首批五个试点区之一,上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实现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校内校外教育结合的全方位德育“三全育人”格局。其中,聚焦“内圈”抓内容供给改革,着力深化高校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全员育人;聚焦“中圈”抓主体供给改革,构建形成“十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全过程育人;聚焦“外圈”抓资源供给改革,构建形成“开门办思政”大格局,实现全方位育人。

上海强化制度建设,以综合性的制度创新引领德育创新发展。“十三五”时期,为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精神,上海结合自身实际,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意见》,以市委办、市府办名义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上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系列政策文件。上海注重评价导向,围绕中央相关文件要求,推出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自查指标体系(试行)”、《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规范(2019 年本)》《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类绩效评价指标(2019 年本)》等评价标准体系,《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等评价办法。总体而言,上海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筑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制度建设 “四梁八柱”。

创新思政课程理念 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

上海首创课程思政理念,改革试点由区域实践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上海在中小学“学科德育”探索基础上,率先推进以思政课为核心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这一改革牢牢抓住了课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将高校党委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到了一线课堂,教师思政工作从宏观抽象要求转化为具体微观的解决方案,找到了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关键枢纽和有效抓手。陈宝生部长指出,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上海先后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领航计划,推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打造一批课程思政建设领航高校、学院、团队和精品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已初步建成,并向纵深发展。

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赋能做实,成效落地可见。上海大力加强高校马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一级硕士点的数量稳步提升,构筑以3所全国重点马院为引领、15所市级示范马院为带动的“雁阵”格局,建设4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5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院;并组织高校马院与区教育局结对共建,围绕教师互派兼职、集体教研备课、红色文化资源挖掘运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打造思政课一体化示范区(教育集团)建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纵深发展。同时,各级各类学校牢牢把握一体化建设的灵魂主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适切地融入各个学段:高校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小学探索开设 “导读”“导学”和主题活动课程,用新思想滋润学生心田。在队伍培养上,上海实施一体化教师培养,形成“学段融合+专业分层”的培养培训体系,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围绕共同主题开展集体教研备课,促进相邻学段教师交流互动。

开门办思政 实践育人处处皆课堂

上海深入推进“开门办思政”,搭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大平台。“课堂是可以搬家的”,打破课堂围墙、把讲台搬进社会,才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理论之美。上海推动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考察指导现场点,在上海商飞、洋山深水港等单位挂牌建设一批“家门口社会实践研修基地”,让学生实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结合中高考改革,上海将社会实践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动员社会各方提供充足资源保障,建立两千余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提供近八十余万个实践岗位,让实践育人“有地可去、有岗可选”。

“十三五”期间,上海德育创新发展的逻辑,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理念引领,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照学生,将学生的获得感置于改革的出发点;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将制度建设视为高水平改革的动力源泉,从整合、协同的视角来推动改革。面向崭新的“十四五”,上海学校德育工作必将迈向新的高峰,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铸牢鲜亮底色。